2009年02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闻背景]  

  桂中旱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近年来,自治区领导及旱区各级领导,不等不靠,把建设桂中治旱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11月25日至30日,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立专家组,对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评审,专家组认为,建设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符合红水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维护和巩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建议国家批准立项建设该项目。

  评审会后,专家组组长彭才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能增加100多万亩的灌溉面积、解决10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桂中治旱工程是一个了不起的项目!”

  [旱情现状]

  桂中旱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仅在1400毫米左右,且6-8月的降水量就占了全年的80%。由于地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下溶洞多,储水差;多数水利设施建于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调控能力有限;尽管有相对多的水系,但因沟壑深、落差大,抽水灌溉需要三、四级的高程,成本高,过去农灌用电每千瓦时仅需0.05元,现在需要0.19元,群众无力承担。于是,桂中旱区便形成了“滴水贵如油”的用水困境。仅以桂中旱区核心区域来宾市为例,缺水现状可见一斑。

  因为缺水,来宾市的冬春连旱发生频率占70%以上,庄稼无法及时播种,不少良田绝收。该市兴宾区正龙乡2007年就发生了连片2000多亩稻田颗粒无收。兴宾区石林镇的一些村庄每年缺水达半年以上,当地百姓要到10公里外的地方取水。

  统计数字显示,来宾全市耕地面积323.9万亩,每年因干旱造成近208万亩农作物受灾减收,14多万亩绝收,37多万人饮水困难,93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严重的干旱,已成为制约桂中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治旱回眸]

  降住桂中旱魔,解决用水难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各级领导的一块“心病”。

  2006年10月29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来宾,对桂中治旱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前来桂中旱片考察;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陈雷两度到广西听取桂中治旱工程情况汇报。

  自治区领导郭声琨、马飚、陈际瓦、李金早、陈章良、杨道喜等多次深入桂中旱区进行调研。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自治区副主席为组长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01年,乐滩水电站的成功建设,使大坝正常蓄水位由94.3米提高到112米,为桂中地区的自流灌溉创造了条件。2003年,来宾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先行启动了建设桂中治旱骨干工程——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规划。

  2004年9月,乐滩水库引水灌区进水口单项工程动工兴建。时任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亲自启动爆破按钮。

  2005年,桂中治旱核心工程——上古岭引水隧洞鸣锣开工。

  2005年6月,水利部批准了由广西水利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的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规划,并将之列入水利部全国粮食安全九大灌区之一。

  2006年12月,水利部水规总院提出了乐滩引水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意见;

  2007年1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建设项目。

  2007年8月,自治区发改委组织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桂中旱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水利部水规总院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复审,通过复审后的项目建议书总投资为32.13亿元;

  2008年11月25日至30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正式评审,最终通过专家评审。

  [治旱进展]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项目位于来宾市境内。这个新建的市可谓困难重重,百业待兴。为了推进该项目进展,来宾市的两任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锲而不舍,咬住这一农业“命脉”不放松,举全市之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08年11月,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查评估。

  2008年12月,投资1961万元的乐滩水库引水灌区进水口单项工程如期竣工。

  2008年12月6日,投资3483万元、长1239.73米、设计流量每秒70立方米的上古岭引水隧洞全线打通。

  2008年12月6日,投资1162万元的忻城红河渠道节水灌溉项目全面动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全面推进桂中治旱工程,仅2008年以来,自治区水利厅就筹措资金13.82亿元,加大了对桂中旱片18个县(区)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桂中治旱一期工程(2008-2010年)建设项目的顺利启动;先后投入了7.11亿元,用于93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占一期计划的62%;投资2.75亿元,解决5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占一期计划的34%;投资3.4亿元,安排4座大型灌区、20座中型灌区及一批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占一期计划的24%。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项目建议书的通过评审,一系列项目的竣工、开工,使桂中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工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现场目击]

  镜头一:2009年1月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的陪同下,来到桂中旱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来宾市兴宾区蒙村乡蓬莱电灌站渠道工地,轮起丁字镐,与一万多名干群铲除渠边杂草,清除渠底淤泥。

  镜头二:来宾市忻城县的红河渠,建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作为桂中治旱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其渠首正好落在桂中治旱核心项目上古岭隧洞出口处,修通上古岭隧洞,疏通红河渠道,就可以把乐滩水库的水提引到红河渠,从而解决该县3个乡镇11个村委的人畜饮水问题。2008年12月6日,红河渠道节水灌溉项目启动,5000名干群在10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挖沟清淤。

  在劳动大军中,54岁的莫种花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她是当年修建红河渠的妇女突击队队员之一,时年英姿飒爽,如今满头银发。

  她对记者说:“桂中治旱,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做的大好事,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期盼。虽然30年过去了,我还要像当年一样为修渠治旱出汗出力。”

  是啊,桂中治旱之路尽管曲折迂回、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有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有桂中人民的众志成城,降住桂中旱魔、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新闻链接]

  根据自治区水利厅1991年编制完成的《桂中治旱水利工程规划报告》,桂中旱片治理范围,主要包括18个县(市、区):来宾市的兴宾区、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合山市;南宁市的横县、宾阳县、邕宁区、良庆区;贵港市的桂平市、平南县、港南区、港北区、覃塘区;玉林市的玉州区、福绵区、兴业县;梧州市的藤县。区域内人口:1164万人,耕地面积:122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5.22%,是广西粮食和甘蔗的主要产区,同时也是广西最干旱的地区。

  桂中治旱水利工程计划总投资125.68亿元,工程分2008-2010年、2011-2015年两期实施。工程完工后,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8.79万亩,解决17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7亿公斤,年新增甘蔗生产能力142万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