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 来源:农博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奋力拼搏下,准格尔旗立足实际、顺应形势,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8.4%。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财政收入22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30579元和10093元。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百强第12位、西部百强第1位,是改革开放30周年内蒙古总结推出的十个典型旗县市区之一。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全旗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铆足劲头抓项目,千方百计保增长,全旗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8亿元,增长13.1%,截止8月10日,实现财政总收入159.1亿元,增长12%。
 
  近年来,准格尔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及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煤和电一直是准格尔旗的主导产业,2011年,煤电产业所创造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超70%以上。但通过全面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战略,走依托煤更延伸煤、超越煤的路子,粗放、松散、传统的原字号工业正逐步退出准格尔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地方煤矿经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机械化改造,从最早的574座降到现在的129座,单井生产规模平均达130万吨,机械化程度平均达90%以上。相继开发了以陶瓷等非煤产业为主的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以煤化工及其下游产品为主的大路煤化工基地和以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为主的大路煤电铝循环产业基地。依托“一区一基地”,引进实施了一大批大型煤转化、煤电铝项目,在建的煤化工项目有甲醇、焦油、尿素、硝铵、乙二醇、二甲醚等,一期规模448万吨,最终规模将超1000万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伊泰煤制油稳定运行。煤电铝基地已与神华、中铝、华电、大唐、乾恒鑫等五家企业达成协议,其中有2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一期氧化铝规模将达到350万吨,远景规模火电装机达1000万千瓦、氧化铝产能达500万吨、电解铝产能达250万吨,产值预计超1000亿元,将成为准格尔旗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另外在建的化工项目还有多晶硅、日用陶瓷、导光板等,同时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在兴起,一个传统的以原字头为主的工业大旗正在蜕变,经济增长正在从主要依靠二产拉动向三次产业协同互动转变。
 
  二、注重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生态治理,城乡面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准格尔旗在持续推进重点城镇建设的同时,把全旗土地面积划为“三区”,即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战略,集中在优化开发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逐步将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人口整体退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坚定不移抓城镇建设,切实推进重点城镇城市化。举全旗之力加快大路新区建设,市政区基础设施和煤化工基地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市政核心区一系列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文化商务旅游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同步推进了薛家湾、沙圪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拉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和全国园林县城“三城联创”的帷幕,城镇环境、居民文明素养明显改善。
 
  二是坚定不移抓新农村建设和人口转移,切实推进农民市民化。坚持集中资金建设新农村示范基地,让农民在农村就能够过上城市人的生活。2007年,我旗将五家尧地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五家尧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按照“以资源定产业,以产业定就业,以就业定人口,以人口定社区”的总体思路,推进规模化种植、园区化养殖、社区化居住。目前,五家尧村已列入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化经营为主,合作社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规模化经营格局,先后引进内蒙古永业集团公司和准格尔旗远洋新公司等10家现代化农业企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人口转移以暖水整乡生态恢复区退出为典型,近三年共转移农村人口4.2万人,为转移进城农民提供了“四个一”(一套住房、一个工作、一份社保、一项补贴)配套保障政策。三是坚定不移抓生态建设,切实推进自然环境宜居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我旗坚定不移地实施环保优先、生态立旗战略,始终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建立了多措并举的生态恢复机制,多渠道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加快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了生态建设三年规划,落实了退耕还林、公益林补贴、天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等生态补偿政策,捆绑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水保治理项目,近三年来,累计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92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353万亩。全面推进矿区环境建设,在煤炭行业率先启动了碳汇林建设和异地造林计划,矿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煤炭清洁生产进程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全面启动了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继续抓好城区、园区、景区、通道区、生态移民区和新农村“六区”绿化,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生态优美、环境宜居的绿色家园。
 
  三、注重发展成果的共享,加紧民生建设,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近年来,我旗坚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在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情况下,始终把富民、爱民、惠民放在首位,每年用于民生投入的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重点解决群众住房、教育、就业、就医等方面的民生问题,率先建起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行了十五年免费教育、免费职业教育,率先推行了居民免费体检、代缴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大病救助、为农民供应低价煤等惠民政策,率先实现了城镇职工、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政策“三保合一”,全旗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走在了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前列。特别是进入2012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问题,年内确保让5000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旗所有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后我旗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社会事业发展均衡化,让老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18/20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