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处处是美景。图为红水河畔的东兰县坡豪村。
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右)勉励干部深入农村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近年来,河池市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步伐。图为河池市市长何辛幸(前右)和泰国罗勇市市长沃拉维特·素帕厝克猜签订友好城市协议。
巴马105岁的老人黄妈松谋在做家务。
103岁的班奶里(右)与她的两个侄女在一起。
巴马百岁老人黄妈学在织布。
河池市天峨县境内的龙滩水电工程,是全国已投产发电的第二大水电工程。
世界长寿之乡在哪噢,巴马!
巴马在哪噢,广西河池市!
河池辖巴马、东兰、凤山、都安、大化、南丹、天峨、环江、罗城、宜州、金城江等11个县(市、区),是著名的长寿之乡。
长寿福地,神奇河池。近年来,河池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产业增量提质、民生保障提升、开发扶贫攻坚、城乡新貌新风、执行力提升等“五大工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有色金属、清洁能源、养生旅游和特色食品等“四大基地”,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民族团结模范市、生态文明模范市和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加快富民强市新跨越,奋力建设幸福新河池。
长寿养身 世界瞩目
“人长寿”,河池的金字招牌。
联合国授予“长寿之乡”的标准是,10万人中有7.5名百岁老人。每10万人中,有15.31个百岁老人——这是巴马的生命奇迹。1991年,巴马被评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这里的阳光、空气、水、食物、地磁等,是长寿的奥秘所在。以巴马、东兰、凤山金三角为核心的盘阳河流域,是闻名遐迩的长寿带。河池,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
“生态美”,河池的闪亮名片。全市有林地面积2700多万亩,森林面积26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63%以上。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池和群众一起过春节时欣然题词——“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
河池旅游资源具有世界性、垄断性特质,开发市场潜力巨大。河池不但是“世界长寿之乡”,还是“世界铜鼓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南丹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0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23亿元,增速全区第三。
投资宝地 创业沃土
长寿河池,物华天宝。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河池,闻名世界。已探明有锡、锑、锌、铟、铜、铁、金、银等43个矿种200多处,储量价值超过700亿美元。锡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是中国“锡都”;铟储量世界第一;锑和铅锌储量全国第二。2012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完成产值93.3亿元。
“中国水电之乡”河池,是华南地区能源支撑点。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占广西六成以上。目前已建、在建电站118座,装机容量9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61.8亿千瓦时。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工程,就在河池市天峨县。
河池,名副其实的资源“富矿区”!2012年全市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49.1亿元,蔗糖、酿酒、食用油等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其中糖料蔗面积134万亩,年产糖蔗334万吨。河池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区,2012年全市桑园面积72.62万亩,鲜茧产量9.2万吨,茧丝绸产量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河池”的产业格局。核桃产业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新希望,目前已经种植核桃54.1万亩,力争到2015年发展到200万亩。
河池立体交通体系即将建成。穿境而过的黔桂铁路,是广西推广的第二条电气化铁路。六寨至宜州高速公路已经通车,都安至河池高速公路即将通车,河池至百色、桂林至河池等高速正在规划建设。河池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西江主干流红水河流经河池境内450多公里,河池正借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东风,实施红水河复航工程,建设东兰、都安等港区,500吨级货轮将直通粤港澳地区。
河池,西江经济带上崛起的新兴城市,成为投资宝地和创业沃土。
“五大工程” 幸福河池
2012年以来,河池市举全市之力实施 “五大工程”,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胜势,奋力建设幸福新河池。
实施产业增量提质工程。按“转型升级、增量提质”要求,全面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有“新园、新业、新能、新效”。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企业63家,年采、选能力达800万吨,年冶炼能力100万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有色金属、制糖、化工等行业循环经济试点;打造“四个百亿元工业强县、四个百亿元工业园区、四个百亿元产业、四个百亿元企业”。桑蚕、糖料蔗、水果、板栗、毛葡萄、核桃六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丹泉酒业居全国酱香型白酒产能第三位,高端饮用水——巴马丽琅成为全国地理标志性产品。
实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将民生保障工作分为教育、医保、就业、社保、安居、体育、文化、人口计生、基础设施、安民等10大类统筹推进。2012年全市惠农补贴3.4亿元,新农合参合率98.1%。
实施开发扶贫攻坚工程。变扶贫开发为开发扶贫,启动全市扶贫产业建设会战和环江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试验区建设,集中开工110个开发扶贫攻坚项目,推动糖料蔗、桑蚕、核桃等10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实施城乡新貌新风工程。围绕城乡建设有“新区、新城、新村、新貌、新风”目标,开展“新区拓展、旧城改造、农村建设、道路通畅、商贸市场、文教卫体、公园广场、环境优化、综合整治、城乡管理”等工程,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实施执行力提升工程。建制度、转作风、抓落实,凝聚发展合力。河池市主要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接受社会监督,干部队伍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当前,河池正在实施“五大工程”、“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市:因地制宜 精准搬迁 全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召开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召开。会议明确,今年我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任务为10.83万人,比去年增加近8000人,其中扶贫搬迁8.56万人,生态搬迁2.27万人。根据群众 【详细】
北市镇福田村:诗意盎然的长寿村
美丽密码:大容山旅游资源丰富,美景众多,除了已经开发、早已名声在外的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美景。地处大容山西线的兴业县北市镇福田村生态良好,素有“八角村”之称,村里有众多的长寿老人,有着古老高大的大榕树、黑橄榄树、枫树,有清澈甘甜的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