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大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状况,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有出路”的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搬迁方式,加快了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敢为人先率先实施“有土安置”搬迁。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市就有计划地组织都安、大化、东兰、凤山等县(自治县)一些居住在大石山区、生活生产条件恶劣、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贫困户进行异地安置,帮助他们建立新家园。1989年,我市创办了广西第一个移民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平原畜牧场,拉开了以“有土安置”为主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探索的序幕。到2000年,我市在环江、北海等市内外共建成74个移民安置场,易地安置贫困人口达11万人。其中,在环江8个乡镇先后建立21个移民安置场,安置了都安、大化、东兰等县(自治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6.7万人。2012年,为更大领域整体推进扶贫,我市总结经验,创新推出环江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新模式,通过资源大整合、连片大开发、群众大发动、基础设施大升级,带动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对大安乡可爱村35个自然屯90户贫困农户333名贫困群众搬迁到村部附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通过实施“有土安置”,搬迁群众每户可分到5分水田和1亩旱地发展农业生产。2014年,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比移民之前增加1842元。二是与时俱进创新实施“无土安置”搬迁。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从2004 年起,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机遇,逐步探索出以“无土安置”为主的搬迁模式,依托城镇二、三产业,将有创业能力、自愿易地搬迁的贫困农户、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以及因地质灾害影响需要搬迁的农户,集中安置到县城和中心城镇周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城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就近进城务工、经商和创业,探索出“无土安置”扶贫搬迁新模式。2004 至2014年,全市共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达10.4 万人。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就是“无土安置”的典型。都安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县城附近有大片荒埌地的优势, 创建了农民进城创业园,规划安置3.5 万人,项目分五期建设,目前已竣工三期,已安置搬迁农户达1.65万人。2014年,创业园易地搬迁移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全县高出1000多元。2012 年,大化瑶族自治县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即“生态民族新城”),项目规划安置6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5000户2.3 万人。目前,第一批搬迁农户960户4804人已搬迁入住。
2014 至2020年,我市初步规划搬迁5.8万户23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4.6万户18.36万人,生态搬迁1.2 万户5.48万人。2014年,全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计划建设安置点共33个2.6万人,目前已开工30个,总体进展顺利。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准调查摸底,突出搬迁重点
扶贫生态移民是一项任务重、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抓好规划布局和配套建设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是重摸底,抓精准。为实施好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我市早部署早安排,于2014年1月就启动了调查摸底工作,2014年6月和10月又两次组织县乡村各级人员深入到每个屯、每家每户进行详细的摸底核实,掌握具备实施条件的户数和人口规模,以屯(组)为单位入户调查、登记造册,并认真调查核实需要搬迁对象姓名、身份证号、贫困状况等,精准定位搬迁对象,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为规划提供翔实、精准的资料。二是重宣传,抓氛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活动,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参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良好氛围。市发改委到市广播电台与听众交流,积极宣传生态移民政策;环江组成文艺宣传队,以巡回表演、知识竞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政策宣传进村入户,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巡回表演15场次。扶贫生态移民得到了贫困山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三是重规划,抓重点。在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市注重顶层设计,精心研制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突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居住在10户以下自然屯、未通屯级道路、需要整屯搬迁的对象为重点,防止“搬富不搬穷”、“搬强不搬弱”。四是重布局,抓特色。在布局上,打破以往“兵营式”布局思路,以依托县城、乡镇、产业园区集中安置为重点,主要集中安置点布局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巴歪屯、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红渡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中山路、南丹县里湖社区、天峨县六排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城附近、东兰县向阳新城等。各项目县安置点的建设突出尊重本地民风民俗,充分注重挖掘、汲取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和特色,体现当地地方和民族特色,把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安置点房屋建筑、堤岸景观改造等载体中,彰显地域特色。五是重配套,抓基础。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坚持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作为重中之重。按“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要求,把移民住房建设与水、电、路、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结合,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优先推进路网、桥梁、给排水管网、供气管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园林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住宅区与产业区建设,力求安置区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让移民真正体验和享受到新城新区建设的居住、商业、文化等功能。
二、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安置群众
我市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发展的原则,灵活合理确定安置方案。在安置模式上,坚持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实施了多种搬迁安置模式。一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搬迁。充分结合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借助毗邻城镇的区位优势,实施依托县城、重点镇进行安置为优先,开展搬迁新城建设。大化、都安、环江依托县城、工业园区建设安置点,进一步扩宽了城区,集聚了人气,提高了城镇化率,配套建设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在提高移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为移民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都安通过移民搬迁新增城镇人口1.1 万人,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化规划安置人口6 万人的民族新城已初具规模。二是结合打造旅游景点实施搬迁。我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项目县根据当地实际,依托民族特色、长寿文化等旅游资源,规划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南丹县拟将全国最大的白裤瑶聚居地打造成全国示范“里湖千户白裤瑶风情园”旅游景点,将扶贫生态移民与保护和传承特色瑶族文化相结合实施搬迁;巴马结合长寿文化资源打造甲篆搬迁安置点。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整屯搬迁。我市尚有8017个自然屯未通屯级路,其中10户以下未通屯级路屯达2538个。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扶贫成本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施整屯搬迁。全市规划至2020年实施整屯搬迁883个自然屯2.5 万人。南丹对吾隘镇同贡村威袍屯受到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82户260名群众实行整体搬迁;大化对大化镇达悟村按照新农村的标准规划建设新的安置点,深得群众好评。在安置点选择上,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就城镇、就土地、就交通为原则,选择靠近城区或乡镇、能供建设用地、交通较为便利、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作为安置点,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利于安置点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对居住于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边远大石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以依托县城、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集中无土安置为主。二是对故土难离和不具备无土安置条件的群众实施以山上搬迁山下、就近就平地搬迁、就交通便利搬迁的分散有土安置为主。全市正在实施的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安置点33 个,其中县城、乡镇、产业园区安置点10 个,实施山上搬迁山下、就近就平地、公路沿线安置点等23个。
三、全力整合资源,发挥示范作用
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涉及面广,全市计划至2020年共搬迁23.8万人,总投资约140 亿元,工程的推进建设,资金是关键,示范是引领。一是整合“八方资源”,推进示范建设。为加快项目进度,我市积极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规划建设一批集中安置示范点,以大化、都安、环江等县(自治县)的重点工程为示范引领全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安置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化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精选引进有实力企业合作投资,以及整合政府补助、搬迁户自筹等各类资金9 亿元投入项目建设,形成移民、企业、政府三者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环江生态移民毛南家园示范工程通过市场运作,在政府整合资金补助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的前提下,由项目业主先行垫资实施项目。都安扶贫生态移民与产业园区结合试点工程以搬迁安置区作为项目资源整合的平台,统筹协调以工代赈、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农网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保障项目有效投入,缓解资金压力。二是高起点设计,打造示范工程。围绕打造自治区级示范点的目标,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高投入保障项目实施、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对示范点的城镇、产业园、景区安置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筑风格必须体现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统筹布局新建安置点水、电、路、学校以及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做到与城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民族文化统一协调,发挥示范安置点的引领带动作用。环江县规划设计实现“五通七有”,即通电、通路、通水、通光缆、通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体活动室、有休闲广场、有超市、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文化长廊的目标。大化县则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公司,按照“再造一个新大化”以及“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对搬迁安置新城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地形地貌依山而建,设施齐全,各组团功能合理布局,努力做到不留败笔、少留遗憾, 为子孙后代留好发展空间。
四、着眼后续发展,谋划产业布局
扶贫生态移民离不开产业支撑,我市始终着眼移民的后续发展,坚持把产业发展、移民就业作为基础性工作。一是依托园区实现就业。通过园区引进企业,使移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都安县依托临港工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引进电子厂等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安置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500 余个。2014年,农业创业园安置户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比进城前收入提高了3000元以上。临港工业园区成功引进了广西鱼峰集团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约500 个。二是依托特色发展产业。我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迁出区和安置区建设农产品基地,按照“特色”思路谋划发展核桃、桑蚕、香猪等规模化种养业,以绿色、生态、优质拼抢市场。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15万亩,桑园面积78万亩,环江的红心柚、都安的竹藤编织、环江的香猪、南丹的猕猴桃、天峨的珍珠李等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在移民的迁出地或安置点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依托配套实现创业。加强安置点配套商业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商贸零售业提供创业。大化县创新市场运作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开发模式,设置集中商业(包括餐饮、商贸等传统商业)、建材交易市场、民族工艺品加工交易市场等为搬迁农户充分就业,确保入迁户有稳定收入。在试点工程的建材市场,为第一批入迁户配套安排每户2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3000元的商业面积,通过发展商贸零售业提供创业就业机会。
五、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有序搬迁
一是领导重视,有序推进。市、县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和协调推进机构,并明晰责任,倒排工期,随时督查,提供强有力的推进组织保障。环江县抽调人员脱产集中办公,并定期通过短信通报工作进度情况。二是建立制度,规范实施。大化、都安、环江等县(自治县)及时研究出台了住房管理、社会保障、产业扶持、资金整合、户籍管理等相关管理办法。三是加强督查,确保进度。把督促检查作为促进工作推进的重要手段,市、县党委、政府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列入年度绩效考评及督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于督查中发现的困难问题及特殊情况,及时专报主要领导研究解决。四是落实经费,加强投入。为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我市、县克服财政紧张等实际困难,从有限的财政预算中给予扶贫生态移民安排。2014年度工程市级已落实预算配套资金795万元,各县预算配套资金达1854.8 万元。
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自治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虚心学习和汲取各兄弟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咬定目标,不懈攻坚,把全市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早日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任务,加快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阳县: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区定贫困县,于2012年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 万,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1 户共75806人。 【详细】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都安县:从有土安置向无土安置跨越 以扶贫生态移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偏西,总面积409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辖19 个乡镇248个村民(社区)委员会,总人口70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居住于境内7000多个大小“弄场”里。20 世纪60 年代,迫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为生存计谋,都 【详细】
环江县:采取“六重”举措力促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有序推进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28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2 个乡镇、148 个行政村,总人口37.8 万人,有壮、毛南、苗、瑶等13 个民族,其中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5.8%。2014 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共23502 户82158 人,开发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详细】
凌云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 加强“造血”扶贫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全县辖4镇4乡,105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总人口22.05万人,居住着汉、壮、瑶三个主体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9.25万人,属于贫困人口11.66万人,占总人口的5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