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莫艳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培育循环型产业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培育对象,并作了具体部署。

  循环型工业

  培育制糖、汽车、铝、建材、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循环型产业链;重点发展改性沥青,加强炼油、塑料制品与工程建材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发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加强电力、冶金、建筑材料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开展污泥利用,加强造纸、化工、皮革、印染、污水处理、电力、建材、种植等行业的共生耦合链接;以钢铁、石化、有色、电力、建材、食品、造纸、制药、蚕桑茧丝绸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上游原料及产品与下游原料及产品的生态链接。

  发展清洁能源,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发展核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积极利用西气东输和中缅管道天然气并稳步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利用、非粮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风光互补节能照明集成等项目建设,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生物燃气汽车加气站。

  培育循环型试点企业。重点培育28家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93家制糖企业、23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1家火电企业、4家铝企业、38家人造板企业、7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再制造试点企业。重点支持中铝广西分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河池南方有色冶炼公司、桂林高锋新型建材公司等,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以及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南宁、梧州、玉林再生资源产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循环型农业

  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300个,建设循环型农业示范基地50个,建设糖料蔗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示范基地50个、循环型食用菌高标准示范基地30个、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10个、循环型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10个,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点发展节水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畜牧—生物有机肥—粮、果、蔬”、“养殖—食用菌—农林种植”、“养殖—生物肥—昆虫蛋白—养殖”、“种植油茶—茶油—茶麸—洗发水+肥料—种植油茶”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推进“牧—沼—果(菜)”三位一体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结合、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开发。

  建设循环型农村新社区。着力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源输入,加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干净化”消费,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推进循环农业示范村建设。

  循环型服务业

  重点发展环境认证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机构,完善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环境服务项目。

  推进商贸业向循环型现代商业转变。搞好特色商业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生态化规划建设。鼓励开设“绿色商店”、“绿色超市”、“绿色餐饮”,推行绿色采购,建设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和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菜篮子”流通网络。培育旧货服务中介,规范发展旧家电、旧电脑等废旧物资二手交易市场,开展闲置设备租赁和旧货调剂交易,促进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积极建设循环型流通体系,建立绿色旅游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重点开发推介生态旅游产品和低能耗旅游产品。完善环境保护标识和废弃物分类收集设施,推广使用可降解旅游快餐用具和包装物。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