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改造是贵港旧城改造的点睛之笔,图为改造后的东湖重新成为贵港一张城市名片。
贵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可(前中)到桂平市、覃塘区就“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潘金强/摄
贵港市市长李宁波(中)到农村考察“清洁乡村”工作。潘金强/摄
在“建设美丽贵港清洁乡村我先行”活动中,贵港市各部门行动起来,出钱出力出物支持挂点村建设。图为贵港市委宣传部为挂点村港北区大圩镇东塘村赠送环保垃圾桶。
保护水源,清理浮萍。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树立一批“清洁乡村”优秀典型。图为平南县平南镇黄屋屯。程海燊/摄
建设中的贵港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今年年底投入运行。 潘金强/摄
打造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为市民生产洁净安全蔬菜。图为集水培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固定管道式自动喷淋系统、蔬菜采后处理及冷藏保鲜、生态防虫、有机肥生物发酵处理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贵港西江旭远蔬菜标准园育苗大棚。郑瑞福/摄
贵港市“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得扎实、深入,动真格、有特点、见成效。这是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第十二抽查组到贵港抽查之后的综合评价。贵港市“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亮点纷呈。
破解难题
政府花钱买服务
贵港农村人口多,今年可以安排使用的排污费、“清洁乡村”相关经费和上级补助资金,仅为3864万元。如何将有限的钱,用在全市1152个行政村1.2088万个自然村屯环境整治的“刀刃”上贵港市委书记王可提出“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乡镇环境整治资金短缺以及环保设施“维护难”等问题。
在“市场化运作、政府花钱买服务”方面,贵港市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条件好的乡镇由政府请来有资质的环卫公司保洁,实行定人、定点、定责进行保洁和转运垃圾。如桂平市木乐镇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承担”的方式,每年出资70万元,将环境卫生清理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
而港北区则根据各乡镇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和转运路程,采取分片承包垃圾清运,以公开招标等形式发包给经济能人。目前该区748个垃圾池(屋),已配备保洁员808名,落实垃圾转运承包老板共15名。
贵港市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面的“大手笔”,是引进大型国有企业北控集团,投资3500万元在市辖三区乡镇建设34座垃圾转运站,投资3.16亿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王可说,这种“突出成本意识,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保证必要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的前提下‘政府花钱买服务’”的特色做法,在全广西是实施较早的。
一组两会
清洁乡村好给力
“贵港市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长效机制,进行全面的创新探索,建立‘一组两会’制度,从实际出发制订村规民约,制定村保洁员岗位职责和考核细则,运用市场机制破解垃圾处理难题……”这是10月19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对贵港市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进行的批示。
贵港市委副书记雷应敏说,“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协商制度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全体村民的意愿,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村民在处理村屯事务方面充分行使了自治权利,所以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拥护。
“一组两会”是什么样的组织它实现了“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干”。比如,要解决屯里垃圾堆放的问题,先由党小组提出“建垃圾池、统一堆放管理”的提议,再召集全村户主开会,户主们一致通过后,由理事会具体去建垃圾池,建设过程由党小组和全体户主共同监督。
作为“一组两会”经验首创地的覃塘区大岭乡,继续提升村民的主体作用,全程跟踪指导各屯召开户主会议,成立理事会,建立村规民约,落实保洁经费和人员,把政府推动的“清洁乡村”活动转化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通过“一组两会”机制建立了村屯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几乎所有的村屯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落实了保洁员工资,布设了垃圾池和垃圾桶等。
如今“一组两会”模式已在贵港“清洁乡村”活动中“全面开花”,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显:桂平市寻旺乡福寿村石寿屯通过“一组两会”筹集资金铺设了排污管网和硬化屯路,通过了村规民约;港北区港城镇石寨村独资屯通过“一组两会”落实党员责任制、卫生评比制、中心户负责制,修建环屯水泥路、牲畜集中圈养点等;平南镇西村黄屋屯通过“一组两会”建成了垃圾收集池、购置了人力三轮车、可移动垃圾箱,落实了“全责制”的保洁员,成为平南县美丽乡村的样板点……
建设硬件
清除垃圾有去路
34座乡镇垃圾中转站目前已陆续投入使用。贵港市市长李宁波介绍,为更有效推动“美丽贵港·清洁乡村”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解决“垃圾往哪里去”问题。调查中发现,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未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成为老大难问题,市辖三区乡镇的生活垃圾只有约14%进入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86%的垃圾分散在公路沿线、村边、路旁,臭气冲天,尤其是节假日后,生活垃圾“围村堵河”的现象更加突出,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李宁波说:“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为解决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等问题,并实现常态化管理,贵港市决定从长远着手,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和市垃圾无害化焚烧发电项目,既保持城乡清洁卫生,又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
贵港市副市长肖明贵认为,34座乡镇垃圾转运站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城乡环境,减少乡村生活垃圾无序堆放造成的污染,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下一步我们还将制定完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有关管理制度,使得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行规范有序。”
考评机制
“以奖代补”促后进
每个周五,是贵港市许多村委和社区干部最为紧张的日子,因为督查组又要例行检查了。每周以抽签形式确定检查30%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查30%的村,每个村抽查30%的屯;每月对所有乡镇(街道)进行考核,月考评结果作为全面考核分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三三制”的抽查方式,让村委及挂点干部人人肩头有压力,只有踏实做好每一项,才能确保合格过关。
监督考评高招频出,设立季度优秀奖,季度内连续3个月考评结果全部是优秀的,各奖励两万元;有的地方组织检查督办组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合格、考评不达标的,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环境保护部门强化对“清洁水源”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工作的督查及验收考核,成效显著的通报表彰,工作推进不力的通报批评。
其实,早在4月10日召开的动员大会上,贵港市委、市政府就把“清洁乡村”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的第一件事,纳入单位考核的第一项指标,且“一票否决”,还纳入“十佳乡镇”考评的第一项内容。
“美丽约定”
群众被动变主动
在贵港,值得一提的还有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制定的“美丽约定”。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很多村屯将清洁卫生的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这份“美丽约定”,让村民在履行清洁的义务时,也享受到环境美化的成果。
贵港市“村规民约”的制定极具创新精神,有的倡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定时、定点集中处理,禁止在环屯道路及公共场所堆放稻草和柴木等杂物,有效确保了全屯清洁卫生;有的规定凡18岁以上的村民每年每人义务参加不少于5天的清洁卫生活动;有的对乱丢乱放垃圾的村民,每发现一次将强制处罚清洁村庄卫生3天;有的对不按村规要求乱放粪堆、柴堆,限期内不整改和责令其整改仍不整改的,一律铲除;有的将屯内环境卫生实行分级包干制度,村民门口实行“三包”,公共区域由专职保洁员负责……
贵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壮说:“村规民约是当地群众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协商制定的规章制度,村民容易接受;村民一旦不遵守,往往会受到其他村民的指责,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因而村规民约一旦形成,容易落实执行。目前,贵港已有917个行政村立下‘美丽村约’,占全市1152个行政村的八成。”
树立榜样
示范带动效果好
贵港是农业大市,人口密集。自然村屯特别多,环境条件各异。如何在这么多的村屯做好“清洁乡村”工作,贵港想到了“榜样的力量”——大力支持各地建立不同操作模式的示范点,以此带动和推进各地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桂平市因地制宜地推出了“通过示范带头作用辐射推广”的举措:先行建设10个重点示范乡镇、20个重点示范村、56个重点示范屯,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之后,再向全市3919个自然村屯推广。
如今,桂平市的示范点建设已初具规模,配置了垃圾桶、垃圾密封箱、垃圾收运人力三轮车、保洁员等,初步建立“农户分类、村屯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其他乡镇不少村屯纷纷赶来“取经”,结合本地情况选择不同的做法,3919个自然村屯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覃塘区主抓石卡镇鹤心村垌心屯。因为早在2005年,这里就通过屯理事会对屯里垃圾进行统一收集清运。“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屯里统一规划改建屯里的排水沟,硬化屯中公共场所、巷道路面,拆旧建新集中安置屯里的耕牛……通过垌心屯的示范带动,石卡镇的各村屯因地制宜,掀起了清洁乡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潮。
除此之外,贵港以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清洁水源”活动。2010年以来,投资3760万元分别在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的6个乡镇54个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今年又把覃塘区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投资2142万元,在石卡镇、大岭乡的28个村、148个屯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
清洁环境
妇女顶起半边天
贵港市妇联积极围绕农村留守妇女做清洁环境的文章,引导她们开展“四美家庭户”评比,让广大妇女成为清洁乡村活动的排头兵。
开展培训,提高妇女技能,使她们成为清洁环境、整理家居的行家里手;开展“四美家庭”评比活动,让妇女人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成立清洁卫生管理理事会、巾帼卫生监督队和清洁志愿者服务队,对保洁实施监管;通过家庭演唱会、家庭美德评议会、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群众纠正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开展巾帼文明岗志愿者活动,向全市妇女发出倡议,启动“百乡千村妇女在行动”活动。
贵港妇女在清洁乡村中的“半边天”作用很快传开,自治区妇联专门在贵港举行“清洁乡村”活动现场会,向全广西推广贵港农村妇女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经验。
因地制宜
亮点纷呈耀荷城
为了使“清洁乡村”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有效推进,贵港广大群众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各地各部门探索总结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桂平市实施商铺门前“三包”、摊位门前“三包”、交通车辆“三包”、建筑工地“三包”的4个“三包”制度,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平南县探索执法机制创新,在乡镇成立市政监察中队,对农村环境卫生实行规范运作、依法管理;港北区港城镇石寨村独寨屯等村屯成立农民理事会,每户每月自愿出资2到5元作为保洁管理基金,用于支付保洁员工资;港南区人口计生局实行责任制,把清洁责任区和美化绿化村级“幸福家园”、“新家庭文化书屋”同部署、同检查;覃塘区黄练镇居仕村等村屯采取“理事会管理-有偿保洁-户付费”的模式,解决了垃圾收集的经费问题。
如今,这些特色做法形成不同亮点,为“清洁乡村”活动增色不少。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慢慢扩散,最终形成巨大合力,推动贵港“清洁乡村”活动向纵深开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港市培训招商引资业务骨干
4月27日,我市举办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市委副书记雷应敏在培训班上作总结讲话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详细】
贵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观察:五光十色新农业
满眼亦红亦绿的辣椒、绿色剔透茶香四溢的茶叶、银光闪烁的人工饲养蛇……放眼钦州大地,这片热土上新兴的农业发展正在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 【详细】
贵港新塘镇:撤乡改镇揭牌
4月16日,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举行撤乡改镇揭牌仪式。该镇位于港南区西北部,距城区10公里,人口6.4万。辖区内有西江航运枢纽贵港二线船闸项目。去年累计完成财税收入185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6元。 【详细】
梧州至贵港高速路通车 三地结束没有通高速路历史
4月20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正式结束了藤县、平南、桂平三县(市)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