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凌平 陈贻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到底有多大魅力”

  “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知名企业入驻”

  日前,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一次采访中,多位媒体记者纷纷发问。

  这让记者不禁想起去年年初在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的一次采访经历。该集团总裁姚永宁直言:“这块特别试验区可以享受两广的优惠政策,这可是叠加效应啊。只要地方发展路子对,我们还需要选择吗”

  很快,该集团旗下的深圳市粤创科技有限公司“捷足先登”,在试验区投资建设裸眼3D生产基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比亚迪新能源、微软(中国)公司、中兴通讯、国光电器、安福利电子等知名企业纷纷“抢滩”试验区,以期在这个“政策洼地”分得“一杯羹”。

  这一切,在梧州市粤桂办主任徐文伟看来,可以概括为试验区特有的“比亚迪现象”“国光现象”“总部基地现象”和“拒资现象”。

  “比亚迪现象”:

  为要素改革而来

  春节临近,梧州街头的春节氛围也越发浓厚。2月13日7时,梧州“的姐”潘柳燕准点出车。驾驶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几个月下来,她对e6的性能已经了如指掌。

  “相比燃油出租车,e6操控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行驶过程中噪声也比较小,车厢内十分安静舒适。”潘柳燕说。

  现在,近百辆e6纯电动出租车每天奔走在梧州的大街小巷。比亚迪为何青睐梧州,“抢滩”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故事还得从2013年说起。

  “梧州正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与比亚迪的新能源产业有着共同的契合点。”2013年6月以来,梧州市领导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密集到访比亚迪深圳总部。

  3个月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率队到梧州考察,双方一拍即合,敲定了投资合作事宜。“梧州的投资环境、产业特点与比亚迪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王传福坦言,真正促使他下决心的,是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特有的“特区”政策和要素改革。

  更让王传福惊喜的是,项目筹建的过程也是“一路绿灯”。去年底,比亚迪拿地后,根据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方案,对环评等作出承诺,编制报告。随后,发改、工信、环保等相关部门一次性联合审查,全程耗时仅10天。

  由此,运营中心项目的开工前流程从原来的半年以上缩减为不到两个月,并提前开工。目前,比亚迪运营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建成,这里将成为梧州的“的士码头”。

  “从电动车投放到运营中心建设,效率之高出乎我的意料。”尝到甜头后,王传福在试验区“大干一场”的信心更足了。

  “国光现象”:

  “腾笼换鸟”的生动样本

  作为中国音响行业的领军企业,国光电器公司源植广州,在国际大都市里拥有更多的市场便利,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产品生产成本高,劳动力紧缺。

  8年前,国光电器在梧州成立恒声电子科技公司。刚开始时,企业担心从广州派驻梧州的员工不适应当地生活。两年后,派驻的员工反映:这里山清水秀,居住环境好,今后打算在梧州买房定居,不愿回广州了。

  “我们想建设一个总部基地的想法由来已久。”国光电器公司董事长周海昌坦言,随着市场的快速拓展,公司多个生产基地分散在多个地方,管理调度难、运营成本高。

  在经过多个地方的考察后,他得出结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享有东西部的政策叠加优势,既可接受珠三角的产业、技术、资金转移带动,又可辐射大西南及东盟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市场,与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一致。企业一方面能利用梧州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利用发达地区的市场、技术等优势,形成“前方+后方”的阵营,让企业发展走得更远。

  国光电子产业园项目已经摆上建设日程,今年启动高端电子产业制造区和“智慧金谷”部分项目建设。

  “像国光电器这种发展模式,是真正的‘腾笼换鸟’,也是东部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样本。”徐文伟表示。

  “总部基地现象”:

  微软中兴接踵而至

  虽然时隔一年多,但古普达对第一次来梧州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城市环境优美,处处充满生机。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他的第一感受通过翻译表达出来。那是2013年10月30日,作为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古普达以“探路先锋”的角色到梧州考察。

  5个月后,双方在南宁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广西微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是什么因素促成双方“闪婚”呢用古普达的话说,就是“梧州聚集了良好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发展基础,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使梧州更具发展潜力,这些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目前,微软公司的服务团队已多次到梧州,就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商务智能、养生养老与教育等领域合作开展具体行动。

  或许是嗅到了梧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商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紧随而来。“到梧州投资就是看中粤桂合作之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史立功直言。

  2013年5月,梧州市领导带队到中兴通讯公司考察洽谈。经过近一年的接触交流,双方逐步达成投资共识,中兴通讯公司决定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投资建设云数据中心及IT产业项目。

  “梧州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大平台,市民办理水电、养老、医疗挂号等日常事务不够方便。”史立功说。未来,中兴通讯公司将在梧州建立数据大平台、云平台,市民群众拿起手机安装“超级应用”,便可轻松获得服务。此外,通过云平台,政府部门可整合数字城市管理、智慧教育、智慧旅游、互联网金融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最终服务民生。

  “梧州是中兴通讯公司在广西第一个试点建设的智慧城市。试点成功后,将把梧州成功的例子向全国推广。”史立功这样描述他们的发展蓝图。

  “拒资现象”:

  在绿色生态中取舍

  前不久,东部地区一家大型饲料企业到试验区洽谈建厂,计划一期投资15亿元。考虑到饲料加工对西江水质有一定影响,属于列入负面清单的产业,试验区婉言谢绝。

  “决不降低环保‘门槛’来引进产业项目。”徐文伟表示。短短一年多时间,试验区已婉拒20多个不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的项目,涉及投资30多亿元。

  一边是摇旗呐喊地招商引资,一边却是毫不犹豫地抬高准入门槛,这看似矛盾的做法却显示出了试验区的“大智慧”。“取”“舍”之间,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的理念。

  试验区拒资的底气从何而来

  徐文伟表示,首先,试验区在规划之初就确立了“生态为要,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坚持环保基础设施先行,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切的产业决策和规划都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此举杜绝了产业发展的短视和随意性。

  另一方面,试验区在产业规划的整体设计中,不是被动承接产业,而是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区位、政策、生态的相对优势,积极参与和融入到珠三角新一轮的产业分工中去,以满足东盟国家逐渐壮大的环保产业市场化需求和珠三角、粤港澳新一轮产业调整和梯度转移的需要。如构建起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试验区环境交易所等产业载体,搭建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粤桂合作企业总部基地等发展平台。

  如今,粤桂两省(区)在各自的管理权限范围内,共同赋予试验区同等的支持政策和先行先试政策,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更明确了含金量较高的23条政策,东西共融、取长补短、“1+1>2”的“政策洼地”声名鹊起,已有60多家企业落户并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