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2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刘冬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URL]98f899c483495715361e7be32f5bffd1.jpg

  广西去年农民工总量1211万人

  30岁一下农民工占比有所下降

  农民工是劳动者大军的重要成员。4月30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获悉,2014年我区农民工总量为1211万人。其中,不足30岁的农民工比例较2013年下降4.1个百分点,呈现下降趋势。记者向外来务工人员调查了解到,住宿、食品、养儿育女是他们消费支出主要方面

  主要支出

  住宿、食品及养小孩费用占大头

  近日,记者向服务行业、建筑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了数十份调查问卷。问卷显示,服务行业的工资普遍在2500元左右,建筑行业会高些。企业不包食宿的岗位,居住和食品支出往往占工人月收入的50%左右。如果再加上子女教育、生活费用等,这些费用就占到他们月收入的70~80%了。企业包食宿的外来务工人员,食宿支出也会因为外出就餐、非工作日不在企业就餐等原因,达到20%左右。

  因为这些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且收入总体不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其他消费意愿降低了。比如,从问卷上看,务工人员的服装月支出都在200元以内,其中大部分又选择了0~100元之间的选项。

  “以前在超市做收银员,每个月拿到手上的不到2000元。”今年27岁的陈女士说,结婚生小孩后,她带着孩子在工地打扫卫生,每个月也就1000多元。收入不高,买衣服只能挑便宜的,一年下来买衣服的也就六七百元。

  她说,生孩子前花的钱相对宽裕些,有孩子后捉襟见肘。她先生在中兴大桥附近一个工地上班,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他们两人在南宁租房、生活、养孩子,觉得很吃力。

  消费观念

  30岁以上农民工无网购经历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30岁以上的务工人员几乎都没有网购经历,而不足30岁的务工人员都曾网购,有的人一个月还网购5次。不过,前者每月大多会有数百甚至上千元的积余,而后者中许多都是月光族。这显示出两者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差异。

  今年28岁的陈先生是玉林市博白县人。他说,他平均每月会在网上网购一两次,一般买些生活用品,还有服装鞋帽等,金额也不多,每次一两百元。他认为网购很方便。

  40多岁的梁女士从崇左市天等县来南宁打工,她从未网购过。她说,平常需要什么就会去市场买,她也不懂得如何上网购物。不过,她22岁的女儿就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比如衣服、鞋子之类。她女儿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念书,如今和她一起在南宁打工,每个月发工资后还会上缴一部分补贴家用。

  未来打算

  少数“前辈”开始买房扎根城市

  问卷问及务工人员对未来的打算。记者看到,填写问卷的人中,大部分人都希望留在南宁市,这显示了他们想成为城市一员、融入城市的愿望。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南宁购买了住房,向扎根南宁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对于2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来南宁“打拼”了10多年的李师傅可谓“前辈”了。他今年36岁,来自南宁市上林县的农村,先后打过零工,做过小买卖,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开水泥搅拌车,白班、晚班都会轮着上,每月收入4000多元。这一收入在外来务工人员中还算不错。

  2010年,他和同样来自农村的妻子结婚。妻子原来在南宁一家商场做营业员,结婚有了小孩后,回了娘家边带孩子边打工。2014年,两人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加上亲戚的帮助,在南宁市西乡塘区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初,李师傅从城中村的单间出租屋搬到了新家,夫妻两人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由于住房贷款的压力,他们不得不继续节衣缩食,以维持偿还贷款、孩子上学以及一家人的生活费用。

  问卷调查情况显示,也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想回老家发展。来自武鸣乡下的陆先生在南宁做装修工人,他每月工资约3000元,觉得在南宁买房子很吃力,也不划算。因为他老家准备搞新农村建设,到时候也许迁建新村,会有新房子,所以他不想在南宁买房了。

  更多的人则表示,城市的房价、教育费用、物价等都比乡下高,自己的工资相对于城市现行的生活成本来说显得很微薄,要想扎根南宁,还需要更高的收入来支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