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几年,我区按照《自治区农村扶贫“十二五”规划》和“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要求,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百姓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10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平均年人均增收576元。未来,我区将继续通过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进行产业融合等措施推进旅游扶贫,相关人士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区还将有62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这将帮助贫困地区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
A 奇山秀水“养在深闺” 路通才能“财通”
“广西不少贫困地区设施简陋、交通不便,但‘深闺’里却蕴藏着奇山秀水,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业内人士认为,基础设施薄弱是贫困地区“贫血”现象的主要症结之一,民族村寨大多分散在高山峡谷中,有些地方不通道路或道路等级太低,游客难找、难进,交通安全有隐患,优秀景点难以开发利用。
“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来抓旅游扶贫,是我区实行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打通了贫困地区的‘致富路’。”自治区旅游发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创特”,广西每年拨付1000万元给创建县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创建成功的县再给予2000万元奖励,用以支持创建县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创特’以来,三江游客急剧增多。”三江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1至6月,三江旅游总人数23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该县正加快推进贵广高铁三江南站、桂三高速、三柳高速公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融水也在推进旅游交通路网建设,环元宝山休闲旅游线路初步构建,县城北环路、南环路、二桥等为旅游项目服务的基础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县本级财政还将投入2000万元对元宝山周边原有公路进行全面维修。龙胜也在强力推进旅游大路网、龙脊景区循环路、桂三高速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
B 特色旅游“闯市场” 简单“山寨”不可行
“贫困地区实施旅游扶贫,一定要千方百计开发培育出高品位、高质量的特色旅游产品,这是旅游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业内专家认为,对正在谋求发展的贫困地区来说,一定要找准定位,找出特色,切勿简单复制别人的产品,要创出自己独有的品牌。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年的特色旅游开发中,广西各地各显神通,出现不少成功案例。
三江冠洞村境内有风雨桥和民族特色铁索桥各一座,鼓楼5座,是典型的侗族村寨。冠洞村结合本村民风纯朴、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成功塑造了冠小屯侗族民族风情旅游接待点“百家宴”品牌,并以“百家宴”为核心,新建旅游厕所、文化长廊、游览步道、停车场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将冠洞村建成了3A级旅游景区。
“如今,‘百家宴’上惊天动地的酒令,从年初行到年尾,那里的酸鱼、酸鸭、酸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打糍粑等特有的美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三江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有“天下长发第一村”“飘逸的山寨”美誉的龙胜黄洛瑶寨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
黄洛红瑶寨共有370多名红瑶群众,红瑶寨里120多位成年妇女中,有80多人头发长度超过1.4米,最长的达1.8米,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 通过展示以长发为代表的红瑶文化,黄洛瑶寨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5万人次,一台歌舞每年带来200万元收入,歌舞表演还带动了零售、餐饮等产业。如今,当地红瑶民众打油茶、唱山歌、表演歌舞、卖工艺品,家家户户开农家旅馆,旅游搞得红红火火。
C 多业融合“抱团”发展 旅游红利延伸共享
业内专家认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另一大举措。实施产业融合,贫困地区发展了,农民受益了。
八江镇布央村位于三江西北部,该村是三江茶叶产业发源地。为让资源充分发挥出经济效益,该县整合多方力量和资金,加快布央村旅游规划,新建文化长廊、茶园步道、观景亭、旅游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依托独特的人文、民族风情和生态等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8万余人次,今年,该村将争创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
龙胜是富硒产品之乡,为利用好这个优势,该县加强了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养生庄园的建设,逐步推出系列健康养生旅游项目,开发了“龙脊四宝”(胭脂糯米、茶叶、水酒、辣椒)以及国家地理标志和遗传基因产品——凤鸡、翠鸭为代表的富硒农产品。
龙胜的特色家禽土鸡和土鸭被自治区分别命名为“凤鸡”“翠鸭”后,家禽市场产销两旺。龙胜镇双洞村的周恩雄过去都是按照传统生产方式管理自己的家庭养鸡场,忙碌一年收入甚微,从事“凤鸡”养殖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今年已经出笼“凤鸡”5000羽,纯收入近3万元,他表示,下半年争取出笼“凤鸡”1万羽。
目前,自治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若干支持和激励政策》,整合涉农、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治理、水利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扶持资金26.5亿元,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商业、林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将持续推进“农业围绕旅游提升、森林联合旅游保育、水利依托旅游做活、工业支撑旅游做强、城镇结合旅游做靓、信息改变旅游方式、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商贸融合旅游延伸、医养凸显旅游特色、体育融入旅游做旺、金融服务旅游增收”的产业融合模式,释放旅游经济发展红利,实现惠民兴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隆安县]旅游扶贫见闻:“生态旅游饭”越吃越香
7月9日,隆安县布泉河畔。几位游客安坐凉亭,一边欣赏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相映的美景,一边享受夏日清凉。 去年以来,隆安县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布泉河、龙虎山、定典屯等景区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生态旅游声名鹊起,各地游客纷至 【详细】
甘肃省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旅兴农,以农助旅,把握规律,精准扶贫,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新途径,通过板块化布局、区域化联动、集合式推进、差异化发展,初步形成了红色带动型、景区辐射型、通道景观型、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养生保健型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使乡村旅游成 【详细】
[龙胜县]建设旅游扶贫大路网 下好旅游扶贫一盘棋
“10多年前,我们大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700元,自从打通山路发展旅游,到去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7500元了。”6月20日,正值端午,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里游人如织,村支书潘保玉看着眼前红红火火的旅游场景,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详细】
云南20个村入选2015年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5月26日,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经过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遴选,包括鲁甸县小寨镇大坪村在内的云南20个村入选2015年旅游扶贫试点村。 【详细】
[龙胜县]“一盘棋”战略助推旅游扶贫全覆盖
以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但该县西北部群众尚未明显受益旅游红利。为实现全县群众共同富裕,该县将旅游扶贫作为“一盘棋”来打造。“以后,龙胜就是个大景区,全体群众都是参与者和受益者。”4月23日,该县县委书记周卉表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