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崇左讯(记者/莫迪 通讯员/黄满强)深秋时节,龙州县下冻镇峡岗村那宋屯的休闲农庄里游客如织。“现在是旺季,我们每天营业额有7000多元。”村民黄耀逵说。峡岗村的好生活始于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原生态食用菌和灵芝产业,之后有了农庄这棵“摇钱树”。而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12户发展到378户,得益于合作社党支部党员的带动与力推。

  像峡岗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样,崇左市287个贫困村党员干部已带头创建“党群致富合作社”1838个,社员12.5万人,吸纳入社贫困人口7.1万人,组建产业链党组织64个。“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把党组织建设在产业链上,让支部引领合作社干。过去几年,崇左市成立了几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因缺乏党组织的领导,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社只有几十个。为改变这一现状,当地鼓励和支持各级党组织、党员结合实际组织发动群众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设备入股等形式,创建“党群致富合作社”,在产业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形成“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新型党组织结构,做到经济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扶绥县专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脱贫效应明显的“党群致富合作社”进行表彰,分别给予10-30万元不等的奖励。目前,扶绥县已创建“党群致富合作社”162个,社员2.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万人。

  把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让先锋模范带着群众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该市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把有能力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有产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纳入相应产业党组织进行管理,从而将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组织产业链上的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通过“一帮一,一带二”结对帮扶的方式,让每个骨干党员动员和帮扶一至两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进行捆绑帮扶脱贫,力求使帮扶对象早日脱贫。目前,该市287个贫困村中致富型党组织书记175人,占61%。

  把能人整合在产业链上,让致富能手帮扶贫困户干。由党组织牵线搭桥将种养大户、致富能手、销售能人等加入“党群致富合作社”,帮扶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有效提高贫困户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龙州县峡岗村黄加峰等3名党员致富能人带头加入樸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把农户吸纳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入社主动跟着干。通过成立“党群致富合作社”,支部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把农户吸纳在产业链上,使党建的引导助推和服务作用真正转变为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目前,崇左4个边境县(市)共成立7个边贸合作社,组建321个互助组,社员共1万多人(其中贫困户1200户),发展边境贸易、运输、餐饮等产业,边境地区走出了一条边贸扶贫新路子。

  “帮带”带出鱼水情

  ■左江听潮

  穆义轩

  崇左市“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找到了党建工作与精准脱贫的最佳结合点。

  “党群致富合作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群众化、市场化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支部(党小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党员+贫困农户”的党建模式引领力促精准扶贫工作。

  在农村现行生产组织形式下,党员的流动性和从业的分散性日趋明显。“党群致富合作社”把党组织建在富民增收的产业链上,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进入到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身份由指导员转变为指导员兼战斗员。

  过去,崇左不少乡村经济困难,群众致富无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而今,产业党支部以服务和带领群众致富为己任,发挥组织带动、服务管理、指导协调作用,教育和引导群众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党员的“帮带”活动,更是带出了党群关系的鱼水情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