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科院良种迭出业界领先
■ 香蕉良种主导全国
■ 杂交水稻独占鳌头
■ 甘蔗玉米后来居上
南宁讯 (记者 谢彩文)全国种植的香蕉,每3株就有2株是广西农科院的良种。这家农业科研机构建有世界最大的植物组培苗生产基地,年产香蕉组培苗超亿株,脱毒健康种苗彻底改变了传统繁种模式。在全球香蕉产业正遭受枯萎病毁灭性打击之际,院属生物研究所已育出广西首个自主选育的抗(耐)枯萎病的香蕉品种桂蕉9号。
近年来,广西农科院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突出创新优势、服务八桂农业、争创国内一流”的强院建设目标,不断提升科研引领力、科技创新力和成果转化力三大能力,院所步入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全院每年审定农业优良品种40多个,其中不少成为全国、全区主推品种。目前广西农科院在研科研项目将近1000项,年到位科研经费超亿元。每年广西科技奖励中的农业类奖项近半由广西农科院获得;广西涉农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至今颁发过5项,其中广西农科院独占3项。
广西农科院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社会关心、产业急需”搞科研,依托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创新中心,构建创新网,组建院内18个研究所100个学科团队,联建11个分院60个试验站,联合国内外上百个科研机构近2000多名科研人员,围绕粮、糖、果、菜、油、菌、花卉等广西优势特色产业科技需求,持续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全院每一个科研团队都与国内外相关学科优势团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力创新,主动融入全国、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成立了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花卉研究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
他们大力推动院厅、院市、院县、院村和院企合作,与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11个市合作,在当地共建广西农科院分院;与自治区农业厅合作在各地共建了60个特色作物试验站。一个院领导联系3-4个市,一个研究所对接3-4个示范园区和10-20家龙头企业,一个学科团队对应2-3个特色作物试验站。
全球瞩目的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广西在全国一路领先。广西农科院陈彩虹团队育成的丰田优553,已被认定为华南稻区米质最优的超级稻品种,去年以千万元“天价”成功转让,创造了国内单一区域水稻品种转让价格最高纪录。另一团队也育成广西第一、第二个超级稻桂两优2号和特优582,领军人邓国富成为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
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桂单0810,一举结束了洋品牌垄断广西玉米种子市场的历史,而且走出广西、走出国门。甘蔗研究所培育的桂糖11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陆甘蔗品种。甘蔗研究所育成以桂糖42为代表的桂糖系列品种,正在逐步替代新台糖品种。广西种植的花生、大豆,70%以上是广西农科院选育的良种。广西农科院葡萄一年两熟技术,改写了我国南方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历史,广西葡萄一跃成为与龙眼并列、产值排广西水果第三的大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宁明:趣香糕点店“爱心山区行”深受山区群众欢迎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私营企业趣香糕点店老板苏樱女士携带员工一道,将价值15000多元的精美糕点赠送给地处边远山区的那楠乡古优村的小学师生、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退伍军人、村干部等,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当前的精准扶贫帮扶活动中,让山区群众也都能感受到爱 【详细】
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全体会议在灵川召开
日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桂林市灵川县组织召开2016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全体会议。会议对2015年以来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详细】
广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从垃圾围村到绿水环抱
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状况,正在成为过去。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呈现青山环抱、绿水绕村的新面貌。 【详细】
广西今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近九成开工
记者9月22日从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8月底,全区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405个建设项目中,已开工358个,开工率88.4%;计划投资232.95亿元,已完成投资85.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36.7%;完成搬迁入住2.43万人,实现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良好开局。 【详细】
广西施策“革新”物流业 规划物流发展空间布局
物流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涉及调结构,又关系降成本。近日,《广西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规划》针对广西物流业的短板施策“革新”,力图重塑升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