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通过土地整治发展规模农业,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为扶绥县渠黎镇甘蔗核心示范区航拍图。(扶绥县国土资源局提供)

  专项安排移民搬迁工程项目及配套项目用地指标,有效解决了移民建房用地问题。图为都安瑶族自治县一处新搬迁的村庄。黄尚宁/摄

  国土资源部门优先保障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各地“老乡家园”拔地而起。图为已交付使用的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老乡家园”一期工程部分楼房。石 钖/摄

  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让1128户、5618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安居乐业。石 钖/摄

  我区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扶贫,在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图为桂中土地整治项目区粮食丰收景象。周燕芳/摄

  土地整治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坐收地租”的同时,又在老板承包的土地区打工,实现了双倍收入。图为游客在百色市一处葡萄园里采摘葡萄。石 钖/摄

  国土资源部将靖西市列入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破解了贫困地区重大项目用地难题。图为建设中的靖西信发铝业公司厂区。赵京武/摄

  降低贫困县工业项目用地出让金标准,促进了项目落地。图为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民在新落成的工厂车间上班。 石 钖/摄

  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定点帮扶下,巴马瑶族自治县龙威村进一步增强了“造血”功能。图为村民周福宽的规模养猪场。黄尚宁/摄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把脱贫攻坚放到国土资源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用地指标、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县倾斜,全力推动国土民生共建共享发展。截至9月底,全区已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7795万亩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具备用地条件的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实现了“应保尽保”。

  1 出台政策举措 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脱贫三大攻坚战的部署安排,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经认真研究,出台国土资源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举措,切实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今年4月中旬,该厅印发《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就国土资源部门在保障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规划空间受限、用地指标不足、报批周期长、耕地占补难等问题“对症下药”,从统筹安排规划用地空间、加大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简化用地审批程序、降低用地成本、破解耕地占补难题、充分共享改革试点成果、优先安排国土资源重大工程7个方面,提出了20条支持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政策依据。

  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该厅相继印发实施了《广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35个县(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广西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差异化补偿办法》《关于支持贫困县资金整合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关于运用国土资源政策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国土资源支持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全力释放国土资源扶贫的政策红利。

  与此同时,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确定百色市靖西市、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崇左市大新县为利用国土资源政策支持精准脱贫试点县,拟通过一年在三县(市)集中实施国土资源相关政策支持脱贫攻坚,为全区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2 突出用地倾斜 强化土地整治扶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区国土资源系统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用地保障、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已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7795万亩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具备用地条件的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单列下达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每个县600亩,共1.68万亩;专项下达14个贫困县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项目用地指标3000亩;安排广西平桂扶贫生态移民与千亿园区建设结合示范工程项目、德保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项目等一批脱贫攻坚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用地指标7995亩。此外,全区安排了128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对贫困地区具备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条件的市、县给予了倾斜支持。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全力支持贫困县土地整治资金整合,安排25亿元土地整治资金实施第三期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按照“好而快、优则先”的原则,鼓励3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市、区)竞争性分配土地整治资金,重点向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重点贫困地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倾斜。加大贫困县工业项目用地供应,降低贫困县工业用地出让金标准,以实际行动为贫困县减负增惠。今年1—8月,全区54个贫困县共供应工业用地109宗,面积约270公顷;工业用地出让均价10.93万元/亩,比全区同期出让均价低2.45万元/亩,出让价格中位值为9.98万元/亩,比全区同期出让价中位值低1.22万元/亩。工业用地供应基本保障了贫困县的工业发展,为促进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抓好定点帮扶 增强脱贫造血能力

  靖西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分别是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扶贫联系点。如何帮助两市县早日实现精准脱贫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该厅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各项政策举措,通过项目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让扶贫联系点群众逐步具备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在靖西市,国土资源部将其列入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每年安排20公顷扶贫用地指标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提升到40公顷),有力保障了靖西市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云天商贸城等重大项目用地。这几年,靖西市每年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长期位列百色市前列,连续5年供地面积超过100公顷。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派出扶贫工作队常驻巴马,5年来累计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1.3亿元,帮助瑶乡修通了一条条硬化路,架起了一座座通往幸福的桥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厅共投入资金3366万多元,帮助联系点修建村屯硬化道路35.74公里,完善了每个经停村的公交候车亭,村屯道路90%实现了水泥硬化;建设20项水利设施,包括排水沟、漫水桥、污水处理池、地头水柜、防洪堤、拦河坝等;实施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户的危房、茅草房完成改造。如今,该厅定点帮扶的龙威村养殖专业户从2011年的14户发展到现在的34户,岩廷村养殖专业户从三四户发展到12户,村民们对实现脱贫致富充满信心。

  4 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国土民生共享

  对脱贫攻坚项目用地优先进行规划调整、优先保障用地,加大对贫困县专项用地指标支持及奖励力度,因扶贫搬迁安置需要当年必须建成的项目用地可先用后报,降低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成本,帮助贫困县破解耕地占补难题,优先安排贫困县国土资源重大工程项目……一系列国土资源扶贫政策出台后,迅速在八桂大地上落地生根,推动了国土民生的共建共享发展。

  大化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鼓励矿山企业与当地村委结对共建,为当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村民就业等进行力所能及的投入”这一政策,将支持当地脱贫列入采矿权招拍挂条件内,引导弄弯采石场与仁良、凤翔个两个贫困村结对共建,每年扶持两村各1.2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作为两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了矿地和谐共融。灵山县国土资源局利用国家对贫困户的扶持政策,引导14户贫困家庭向信用社申请贷款,每户获得创业原始资金10万元,并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鹿业公司养殖,每月享受900元保底利润分红,实现了扶贫的精准高效。

  国土政策落地生根,国土资源部门优先保障用地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老乡家园”也纷纷在各地拔地而起: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让1128户、5618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安居乐业;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老乡家园”让95户贫困家庭找到了归宿;在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红渡扶贫生态移民新城也让当地急需脱贫的2.3万贫困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本版图文由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统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