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07日 来源:《农民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据《农民日报》报道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县域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得到不断壮大,但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尚存不少问题。


  报告说,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县的赤字约1个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达3/4,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县乡政府的债务风险仍未得到根本性控制。


  报告显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一致,东西部发展差距继续拉大。记者对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归纳: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为144、28、26和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则占据了其中67%的席位。


  报告说,当前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7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则为11.7%。这表明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