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农牧股票走势 制图/祝毅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最新出版的《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中国畜禽品种消亡趋势加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而且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地方猪种。但是现在一些中国地方特色猪种濒临灭绝。不仅只是猪种面临存续危机,其它禽畜也面临类似的状况。
目前市场上大多是洋猪肉。“从副食品基地出来的猪基本上是洋血统。”某养猪协会顾问称,目前全国养猪场的猪种,有美系、加系、丹麦、欧洲系等几类,这些外来种猪,生长周期快,一般5~6个月就可以上市,而且料肉比一般在3∶1(即喂3斤饲料可长1斤肉),深受养殖户青睐。
相比而言,地方土猪则逊色多了。比如在福建,以往福建地方猪有几种,例如莆田黑猪、龙岩等地的槐猪和福州黑猪,当年受到生长慢,养殖投入大等因素影响,养殖户基本不敢养土猪。
福建一家公司表示,土猪的成长周期比洋猪多了1倍,至少要养1年以上。早在30多年前,这家公司曾养过本地猪,以前本地猪多是农家喂养方式,吃些剩菜剩饭,后面尝试用饲料喂养,但是周期还是需要1年以上,而随着国人猪肉消费的增加,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养殖户们渐渐不养本地猪,开始大规模引进外来种猪。
部分企业逐步挖掘土猪价值。造成畜禽品种消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分析认为,中国的地方猪种它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它的瘦肉率偏低,这样子的话,它在市场上经济效益就会比国外猪的品种低很多,市场上不进行养殖或者不去养中国的地方猪,都是去养国外的,这样就造成中国很多的地方品种在慢慢的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企业它已经逐渐的发现了地方猪的价值,现在已经在北京、上海等等很多的一些大的超市里面,土猪的价格可能要卖到70、80,甚至上百块钱一斤。
新闻延伸
上市公司做土猪生意
规模化经营,走高价路线
“年底了,圣诞、元旦、春节将至,过节吃点什么呢‘硒都黑’土猪肉呗!”中国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养猪企业“丰泽农牧”(代码:OINK)以富硒黑猪健康肉为最大卖点,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来自“世界硒都”恩施的大学生猪倌赵研博,向武汉人叫卖猪肉,而这种被命名为“硒都黑”的土猪肉,是目前市面上最精贵的猪肉。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1973年确认,硒可以协同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并对一些有毒重金属元素(如镉、汞、砷、铊等)有抵抗作用。因此,“富硒黑猪”健康肉一上市便受到中高端消费群体追捧。
从大山深处的来凤,到九省通衢的武汉来闯市场,硒都黑土猪肉缘何如此有底气
“这种黑土猪,吃的是恩施富硒食材加专供饲料,喝的是高山泉水,吸的是无污染的空气,连锻炼跑圈的环境也是原生态的。”赵研博介绍说,这种环境下生长而成的黑土猪,健康营养,肉质鲜美,吃起来比一般猪肉更有肉味。
而在赵研博看来,硒都黑土猪肉特点在于其肉质的含硒量较丰富,恩施来凤地处海拔600米以上、1200米以下特殊的“富硒”自然环境,土地十分肥沃。“来凤生长的黑土猪,硒含量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具养生保健的功能,所以我们为其取名为‘硒都黑’。”
据介绍,黑土猪从出生到出栏,生长时间至少为7个半月,绝不是速生猪,这样才能保证肉质的原生态和品质。
原生态喂养,营养价值高,这样的猪肉定位自然高端。据了解,如此次面向武汉市场推出的“硒都黑”冬至精品礼盒,售价838元,产品内容为前夹、五花等,可用来包饺子和腌腊肉。另有638元-878元不等的其他礼盒。此外,还推出一款极品礼盒,其所选土猪出自硒都黑土猪养殖示范基地,这里出品的猪肉硒含量也最高,售价为1880元,且只限量供应1000份。该价格一经披露,推介会现场一片感慨,原来土猪也能如此“高大上”。
选了好品种,更需要资金的支持。丰泽农牧201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交易,李汉英说:“我们是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首家养猪企业,硒都黑土猪肉的目标绝不会局限在武汉市场,也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市场,高端土猪肉还将走上世界民众的餐桌。
截止目前,丰泽农牧已在武汉建有10个猪场,年产猪共15万头。在恩施建有一个年产2万头的种猪场,公司在恩施所饲养的高端土猪肉,即“硒都黑”将大量上市,这或将引发高端肉类市场重新洗牌。(据东方财富网、《楚天金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县]“中国梦”情暖仫佬山乡
为深化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文艺工作者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营造团结奋进、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激励人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本报从今日 【详细】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促成信息对接280项
记者1月10日从广西科技活动周上获悉,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半年来,信息平台网站的月平均点击量已达7500多次,浏览用户来自中国及包括东盟10国在内的18个海外国家,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67个,中心经精心筛选通过对接系统发布了需求信息580多条,已促成对接280项。 【详细】
重温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创新思想
“创造”与“继承”是中国画论上的一对矛盾,更是当前中国画创作中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很多老画家以为不重视继承就说不上中国画创新。也有不少人学习了西画,特别是接触了日新月异的西方现代诸艺术流派后,以为中国画已经衰老过时,应彻底更新,另起炉灶。对于这一大问 【详细】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中国与东盟企业“牵线搭桥”
发展协作网络成员42家,成功对接280项信息,促成多个成功案例——1月8日,记者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获悉,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正在逐步发挥出桥梁作用,为中国和东盟企业“牵线搭桥”。 【详细】
[武鸣县]获“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称号
1月8日,武鸣县获得由中国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称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