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激昂而鼓舞心扉;有一种力量,强劲而势不可挡。这股金色的洪流,奔腾在赣鄱大地山水间,它就是各地按照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产业集群为支点,以园区企业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扩大开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翻开了我省做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新篇章。来自省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令人振奋,我省县域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487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8714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8%。去年,全省81个县(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64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9.8%;全省所有县(市)财政总收入都超过5亿元,其中,南昌县达72.6亿元,丰城市超过50亿元。南昌县、丰城市先后进入全国百强县市。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基础推进会,与会者通过看典型、找差距,鼓干劲、增动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紧迫感更强了,动力更足了。赣鄱大地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又站上了新的起点。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发展升级的支撑。
眼中形势胸中策。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政策措施含金量更高。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赣鄱大地处处跳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脉搏。汽车行进在南昌高新区内,车窗外一个个软件产业集群分外抢眼。高新区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高新区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软件产业集群。上半年,全省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实现利税同比增长27.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2.3%和33.3%。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我省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俯瞰全省,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方兴未艾。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引进深加工项目延伸和拓展稀土产业领域,已形成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产品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从锂矿原料精选到电池材料到锂离子电池及锂电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农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丰城市培育了水稻种植加工、生猪、水禽3个产业集群,樟树市培育了水稻种植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猪3个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今年1至10月,全省75个农业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80%;完成利税同比增长11.50%。
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优化环境为支持,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环境,是我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面临的新课题。
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凡是中央和省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各县(市)相应取消;对下放到县(市)的行政审批项目,及时承接到位,确保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高效运行。
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一出出体制机制创新的好戏令人目不暇接;高安市豪气勃发,用改革的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大胆突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了产业发展;全省16个物流重点产业集聚区大手笔优化环境,区内相关物流企业增至2000多家,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自去年省政府出台《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见》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书写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壮丽篇章。目前,全省已创建了1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步建设了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园区年农业总产值达114亿元,区内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63元,超全省平均水平的26.8%。
打造特色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用现实的眼光来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须在壮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城镇化为载体,强力推进镇村联动,聚集生产要素,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以产业兴城镇、依城镇促产业,实现产城融合。各地树立全域规划的理念,抓好城乡规划实施和联动发展,在抓好省里确定的120个百强中心镇建设的基础上,各设区市自行选择部分乡镇同步开展了特色镇和重点镇建设,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全省镇村联动建设工作。
强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风雷战鼓,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中擂响。南昌市重点打造了21个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各具定位、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小镇,着力推进8个全省百强中心镇建设。为充分发挥乡镇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去年,我省取消了对乡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4项任务的考核,乡镇从繁重的“数字”任务中解放出来,镇村联动的积极性骤增。据统计,全省346个镇村联动点,共联动自然村4420个,联动人口145万人,120个百强中心镇通过联动建设,新增集镇人口3.8万人。全省在镇村联动建设中,已有328个自然村实现了整村搬迁,搬迁人口12.4万人。
今天,省委、省政府在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与会者通过看典型、找差距,鼓干劲、增动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紧迫感更强了,动力更足了。赣鄱大地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又站上了新的起点。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良策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抢抓机遇、奋力提升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的重要支撑。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激活县域经济上,出台了《南宁市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不仅符合统筹协调的 【详细】
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成功签约开发项目
3月27日下午,我市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与广西纯一建材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贺州市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铺门产业集聚区开发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签约仪式由市长李宏庆主持。 【详细】
湖南第三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公示结束 永州3个县入围
经过客观公正遴选,并经湖南省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益阳市安化县等9个县入围第三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近日湖南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对此进行了公示,目前公示已结束 【详细】
把现代商贸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现代商贸。现代商贸是什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我们都知道马云从2013年开始 【详细】
湖北省: 研究县域经济粮食安全农村金融服务等工作
昨日,省长王国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部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等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