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农民日报评论员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这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农业的国内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支持水平大幅提高,保障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稳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较快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首先,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世贸规则下的“黄箱”补贴政策接近上限,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其次,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在这两道“紧箍咒”制约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加;再次,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化解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难题,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战略考量。我国有占世界22%的人口,但可耕地仅占世界的约7%。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年均消费粮食5亿多吨,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1/4。在充分挖掘国内潜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不仅要充分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也要更好地实现农业“走出去”,拓展我国的农业发展空间。鉴于大量生计型低收入人口的存在、国民购买力的限制等因素,在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中国在立足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进口农产品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可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加一道保险。目前,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正在制定实施规划,并且与相关国家进行积极沟通与协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农业“走出去”在既有成就基础上,围绕“一带一路”展开新的布局也十分必要。

  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发展大局。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产品供需已然深度融入国际市场。自2004年由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这对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来说,既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有各种风险和挑战。由于中国农业开放度高,一些产品进口量大,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我国出台的一些政策,如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确保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虽然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有些政策有待改进或调整、替代,但其必要性越来越重要。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需要改革创新,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国内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但人均水平仍然很低。虽然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财力紧张,但对农业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内农业支持,比如加强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的支持,不仅对确保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