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吉林省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核心任务,推进集约发展、规模经营、环境友好、开放、新型农民“五个转变”,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吉林省粮食生产已经连续11年交出亮眼答卷,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粮食单产941.96斤∕亩,保持全国第一。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比仍然滞后。
“吉林省经济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发挥农业作用尤为重要。”吉林省省长蒋超良说,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精选优良品种、宽窄行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种农业科技的“集成”应用,让吉林省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旱田每公顷增产2000斤。“这一套高产高效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大大降低了天气、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作社理事长卢伟说。
种地要靠科技创新、靠信息化、靠农业机械化,吉林农业集约发展蓄势发力。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10年摸清全省大部分土壤明细账,推出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系统,信息化为农业插上腾飞“羽翼”;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全程农机化开始整县推进。
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362家农户,托管土地面积584公顷,优良品种、大型农机和保护性耕作等农业科技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农民带地加入合作社,统一优良品种,全程机械化种植。2014年每公顷产品突破2.8万斤,比附近传统种植的农民每公顷增产5000多斤。”合作社理事长陈卓说。
吉林有好山好水好地,但粮食连年增产导致各方面要素支撑绷得过紧。“发展农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按照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能力,调整优化农业布局,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蒋超良说。
对黑土耕层质量下降问题,吉林投资3亿多元,启动黑土地保护治理试点工程,重点开展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建设。白城市镇南种羊场田贵分场农民王继发种植8公顷玉米,“过去1公顷地用大化肥需要1600斤,2012年开始按600斤有机肥、1000斤大化肥比例施用,对‘地’好的同时每公顷还增产1000斤。”王继发说。
近年来,吉林省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俄罗斯等国建设10个境外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实现批量回运。吉林省农委海外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李树强告诉记者,“以俄远东为例,耕地租赁价格是吉林省的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约为吉林省的4/5,每公顷纯利润是国内的2倍,更具有国内农业无可比拟的规模化优势。”
“吉林省用10年-20年时间,或更快一点,将建设宜农土地8000万亩,实现再造一个吉林农业的梦想。”在不足10年的时间内,吉林省海外粮仓建设已初见成效,吉林省企业已在俄罗斯、赞比亚等国家站稳了脚,近3年累计生产粮食5.3亿斤。
“活了半辈子从来没写过这么多字。”在榆树市土桥镇的小乡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学校里,学员刘凤双向记者展示课堂笔记,从理论课到实训课再到职业技能考核,充实的培训内容让40多名学员应接不暇,“培训让我们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增加收益。”
近年来,吉林实施一系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生1万人,并逐步建立农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正在黑土地涌现。(记者齐海山、郭翔)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详细】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详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怎么走?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详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布局农业现代化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儿的产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洲先锋村实地考察时,这样告诉当地官员。9天后,主题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明年五项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