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前四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10%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13.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4%。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扩大就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近日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次论坛上,记者获得一组行业数据:2014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从业人员2000万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近2.5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节能近2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90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1.5亿吨。
据赵家荣介绍,上述数据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与规划的逐步完善。例如,在完善立法体系方面,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确立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并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这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后出台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有关部门还先后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修订了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一些地方政府发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赵家荣介绍,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国家规划的引领下,各地区制定了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如发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海水淡化产业化等专项规划。2014年和2015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循环经济年度推进计划。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京津冀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发展循环经济成焦点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有关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表述中,“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业内专家表示,环保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要根据工业、农业、城镇不同领域的要求,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路,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确定技术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表示,在城市要研究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城市废水应该向资源化、能源化转变,服务行业也要绿色化。在农村,农业发展出现了面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尤其要关注农业和农村的循环科技创新,同时,这些方面的科技创新要有农村特色,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3R”原则,从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和资金等五要素优化集成,以工业生态园区、城市矿产、产业转型升级、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业余热等作为切入点,将循环经济落地。
世界经济论坛循环经济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建议,应从注重“资源生产率”到“资源生产率与控制垃圾产生总量并重”,实现循环经济从“废物循环”到“产品循环”再到“服务循环”三个进阶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循环经济还催生出多种新兴产业,如再制造产业,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起动机、电动机等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机床、煤机、盾构机、医疗器械、手机、复印机和打印机耗材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目前我国再制造企业已达500多家;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商业化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近两年积极探索“互联网+”回收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实现居民线上交投与回收人员线下回收的深度融合。”赵家荣表示。
循环经济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已开发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有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工业大奖,一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如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典型尾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废弃钴镍材料循环再造技术、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技术等,有些技术有的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体系。
上述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方面,2006年开始,国家在省市、园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总结和凝练了6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再制造产业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及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等试点。通过示范试点,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广泛传播,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引领各行业、各领域、各个层面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如推进企业间、相关产业间共生耦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使资源得到循环高效利用,努力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风险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同北京市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5-2022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目前已正式印发。据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国洪介绍,近年来北京现行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标准已达207项,142项在研,94项拟制修订。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十二五”期鹿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回眸
生活在鹿寨的市民发现,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县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一天天变大、变高、变亮、变美、变净……凝眸回望,“十二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鹿寨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鹿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矢志不移地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 【详细】
山西省:大县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山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实现35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等一系列发展目标。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高效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大 【详细】
南宁:“十三五”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样板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一年。我市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积极谋划农业“十三五”发展,全力实现南宁市由农业大 【详细】
“十三五”南宁加快结构调整 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
实施“千千百”工程,打造千亿元园区、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形成千亿元园区引领,千亿元产业支撑……昨日,记者从南宁市工信委了解到,“十三五”南宁市工业发展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谋划发展的思路,加快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 【详细】
“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13日说,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