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全省GDP贡献超过六成,贷款占用却只有三分之一,县域经济金融资源存在错配现象。近日,2016大别山金融论坛上传来消息,为补齐县域金融短板,引导金融资源回流县域,湖北省正式全面实施县域金融工程。
湖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湖北县域GDP占全省60.3%,首次突破六成。3月末,全省贷款余额3.18万亿元,其中县域贷款余额为9772亿元,占比30.7%。“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在县域仍然存在。
今年,湖北将全面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列为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的重大项目,《全面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实施方案》已由省政府近日印发。《方案》提出,运用金融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实施金融领先战略,结合县域经济和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谋划,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规划,2016年至2020年期间,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湖北银行、省农信联社县域贷款比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县域贷存比低于70%的,需在当地每年提升贷存比3个百分点以上。实施信用主体培植工程,力争县域与金融机构新建立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数量每年增长20%以上。
湖北省将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县域优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加快培育农村保险市场。《方案》同时提出,建立政府出资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机制,完善金融信用市、县考评机制。
武汉大学教授叶永刚指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要发挥传统银行作用,也要发挥其他新型金融业态的作用,这其中资本市场是重要一环。“要加快增设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数据表明,去年,湖北省在通山、红安等27个县(市、区)开展县域金融工程试点。试点近一年来,县域贷存比稳步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成型,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以红安为例,2015年新增县域贷存比为87.24%,同比提高33.72个百分点。
叶永刚认为,县域金融工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促使资金回流,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湖北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很务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措施之一是“补短板”。“补短板”才能够大发展。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有五个方面: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不壮,科教与经济不融合,武汉之外不大,出口拉动不顺。去年8月22日,社会智库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大冶由上年9 【详细】
湖北发展农村电商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翅膀
19日,省政协主席张昌尔率省政协调研组赴鄂州,调研农村电商发展,为省政协即将召开的月度协商会做准备。他强调,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我省“十三五”竞进发展、“三农”工作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事来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补齐短板、加快发展,为我 【详细】
湖北县域经济最新排名出炉
近期,《201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湖北省县域GDP占全省GDP比重升至60.3%,首次突破6成。 【详细】
湖北县域经济观察:抢抓机遇,招商引资看新招
投资是稳增长的驾辕之马,是应对经济下行的“压舱石”。 【详细】
湖北省县域经济观察: 进退之间 座次变化看转型
2015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78万亿元,占全省比重首次超过六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