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不断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成效显著。
综合财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县财政收入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2.46倍;财政支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71.44亿元,为“十一五”时期支出规模的2.67倍,其中,2013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进入了全区10亿元财政收入以上的县份行列,增长率排在南宁市六县第一位,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财政支出不断强化。五年来,累计投入16.76亿元实施县城新区开发、环保生态、市政公用、道路交通、旅游设施等项目工程建设, 13个乡镇镇区道路“三化”、集市改造提升工程投入1.76亿元,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272600平米累计投入4.25亿元,重点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投入资金1.75亿元。
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财政民生支出规模达86.41亿元,年均增长15.61%,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平均比重91%,有力推动了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用于教育发展累计投入26.61亿元,文化体育事业1.32亿元,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29.51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3.67亿元。
财政创新推出新举措。采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整合专项资金、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等措施,加大财政统筹使用力度。积极推广使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建设。做大做强地方金融实力,累计投入5145.03万元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三农”发展。
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明确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同时升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安全性、拨付的及时性、操作的便捷性。二是强化厉行节约制度建设。出台了我县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面清理甄别了历史存量债务,顺利推进了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四是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能,针对“小金库”、经费支出票据、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五是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武鸣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推进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韦倩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天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十二五”期间,天等县以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立足县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不比规模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狠抓全民创业,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注重保障民生,社会经济 【详细】
[乐业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风雨兼程谋发展 乘势而上谱新篇
“十二五”期间,乐业县四家班子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风雨兼程谋发展,乘势而上谱新篇,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5年,乐业县地方生产总值实现20.87亿元,财政收入实现 【详细】
“十二五”桂林市实施四千四百项科技项目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400项,各级财政经费用于科研投入达14.23亿元。全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通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整体实力继续保持广西领先,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 【详细】
武鸣县全面改造乡镇集贸市场
近日,武鸣县锣圩镇市场进行“大变身”,多年来给人脏、乱、差形象的锣圩镇市场变得干净整洁,农村集贸市场的档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这是该县全面实施乡镇圩亭农贸市场建设改造项目后给乡镇集贸市场带来的一大变化 【详细】
“十二五”桂林市实施四千四百项科技项目
记者从桂林市科技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桂林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400项,各级财政经费用于科研投入达14.23亿元。全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通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整体实力继续保持广西领先,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