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灵山县烟墩镇六局村黄五叔从农家店里把几瓶农药扎上单车,他高兴地说:“现在再也不用往县城、镇里跑,农家店就开在家门口,多方便啊!”农民不出村就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并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这是灵山县供销社开展“新网工程”服务“三农”的缩影。近日,该县供销社荣获“全区‘新网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新网工程”推动新农村建设
为应对金融风暴,扩大内需,该县供销社围绕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这个主题,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供销社原有的网络资源,采取整合、改造、扩建、新建等形式,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去年全县投入110.5万元,新建和改造110个镇村农家店,其中农资商品农家店37个,日用消费品农家店73个,覆盖全县18个镇,108个行政村。同时还建成了10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2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大改善了全县农村消费环境,拉动了农村消费。去年全县农家店销售额3845万元,同比增长38%;生产资料农家店累计销售额1523万元,同比增长46%;改造后的农家店销售额平均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增长2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元,增长15%。“新网工程”推动了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网工程”带来新变化
醒目标识、洁净卖场、琳琅货品、自选自购……以往县城才能见到的景象,现在已遍布该县各乡村,成为新农村的一大景观。该县供销社改造建设的农家店全部实行统一门面设计、统一制度建设、统一商品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经营管理。采取统一配送后,农家店经营的商品品质得到了保障,有效解决了假冒伪劣商品流入的问题,为农民安全消费筑起了一道屏障;开架售货方式的引入,方便快捷、服务周到、惠民利农,从原来的等客上门转变为各农家店送货上门服务,农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
该县供销社还经常对农家店业主进行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讲授现代商品的营销知识及连锁经营知识,一改传统农村夫妻店、代销店低档次、卫生差的状况,敞开式销售成了主要销售方式,推动了农村流通方式的发展。去年该县农家店销售额快速增长,新圩镇官屯村农家店改造后日均销售1000元以上,增长了1倍多。90%以上村级农家店年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镇级农家店纯收达到2万元以上。“新网工程”使农家店经营条件、店主素质、店面规模领先于其他商店,如今电信、联通、移动等经销商纷纷主动提出让农家店经营或代理。
“新网工程”发挥新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新网工程”功效,该县供销社把现有的流通网络建设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农副产品购销及液化气、食盐的连锁配送经营业务。烟墩六局村级农家店,将经营服务拓展到水泥、石灰、钢材等建材商品,还加大对荔枝、木薯干片、竹编制品的购销力度,去年该店实现购销额380多万元,其综合业绩几乎跟一个基层社相当。
同时,该社还依托新建的农家店,将其建设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檀圩镇潭浪农家店、新圩镇官屯村农家店,在原有经营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商品的同时,还拓展到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科教宣传、信息咨询等,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将功能比较单一的农家店办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另外,该社还在9个镇的10个农家店建设了10个为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得“三农”信息与商品交易信息。农民生产的大宗农副产品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快速地在网上发布信息,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保险业支持“三农”再发力
记者4月15日从全区保险工作会议获悉,今年我区将加快保险下乡,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护航“三农”水平,全力确保实现2016年农业保险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详细】
三农时评:工程移民需要补贴 更要产业扶持
河南淅川县渔民为了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放弃了效益颇丰的网箱养鱼,转而寻找其他生路。在这过程中,有“舍小家为大家”的豪迈,也有损失惨重转产有成有败的喜忧。 【详细】
云南省“三农”商业性保险规模全国第一
2014年,云南省保险业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工作,不断提高保险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已经实现全省129个县市区开办了农保业务,超过170万农户从农险保险赔款中受益 【详细】
甘肃“12316”七年磨一剑 服务三农“百分百”
“从下午3点到4点半,先后接听了来自天水市、甘谷县、岷县、渭源县、临洮县、西峰区、西和县的7名群众打来的电话。” 【详细】
防城港市互联网金融开辟三农资金新渠道
20分钟不到,融资400万元;手指轻轻一点,借款实现提现。3月26日上午,防城港市农村金融改革暨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正式启动,广州证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勤金融网)在现场同步演示了整个资金的募集和借贷过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