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细庭 卢伟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到目前共选了4批、32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区10个乡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最近,该区农业科技特派员谢寿泳和黄伟庭被自治区推荐为全国先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候选人。

  “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模式。黄练镇科技特派员谢寿泳采用该模式投资60万元建设月产2000张、年供12000张的小蚕共育基地,成为广西最大的旧龄蚕共育基地。小蚕共育基地与养殖户订立小蚕购销合同,实行产品赊销,进行技术承包等服务,养殖户平均每张蚕增产蚕茧4.2公斤,增收63元,基地新增产值18万元。他本人获评为2008年度贵港市蚕桑发展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贵港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

  “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模式。驻覃塘镇科技特派员黄玉媛,指导覃塘镇六务村9户农民以现金和土地的方式出资150万元注册成立了覃塘区第一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新长天木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木瓜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及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2008年产值达6000元/亩,纯利润达4000元/亩,带动了30多户农民计划今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500亩以上。

  “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超市”模式。覃塘区委、政府把科技特派员列为“乡土人才超市”成员,将他们的姓名、身份、相片、业务专长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向农民群众公布,同时编印“乡土人才服务联系卡”发放到各家各户,为“三农”服务。该模式“贵港市覃塘区乡土人才超市建设示范”列入自治区级科技项目。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五里镇科技特派员黄伟庭,在2007年开展大棚蘑菇二次发酵先进技术引进试验取得了成功,每平方蘑菇总产比常规的高5公斤。2008年他承担了贵港市科技局下达的特派员创业项目《大棚蘑菇二次发酵技术推广与示范》,加大了大棚蘑菇二次发酵技术推广力度,建立蘑菇种植基地达1万平方米,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蘑菇面积达13万平方米,培训菇农4000多人,黄伟庭本人先后获自治区、市、区先进个人奖项目8项。

  据统计,三年来,该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共承担实施了“蘑菇二次发酵技术推广与示范” 、“科宝小蚕共育技术推广与示范”等两个创业项目,争取自治区科技项目配套资金8万元,科技特派员自筹资金150万元,建立了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2个。示范推广优质水稻、玉米、甘蔗、蘑菇、桑蚕、木瓜等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瓜菜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15项,引进种、养新品种18个,示范面积2万余亩,建立示范户766户,辐射带动农户1522户,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增收35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