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是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萧铣起兵巴陵,居粤境,称梁帝,置桂州(桂林), 始建茶城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名恭城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县城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图,茶江以"S"型绕越整个城区,更显瑶乡之神秘。
1990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恭城县,成立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武庙、周王庙、湖南会馆四大古建筑群,分别形成“文”、“武”、“官”、“商”、“情”等浓郁的浏览氛围。特别是建于明代的文、武两庙,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为恭城赢得"华南小曲阜"的美誉。庙内浮雕、石刻做工精巧,镂空木雕工艺高超细腻,脊山彩陶人物花饰别具一格。走进这里,就象进了一座古老的艺术殿堂。文武两庙并存一地,一文一武,一张一弛,相互辉映,实为全国所仅有。孔子、关公圣像供人们顶礼拜,朝圣揽胜。 多姿多彩的瑶家风情,将还给你一个酣畅的瑶乡梦幻。有两千年历史的傩戏,在四百年前的舞台上表演,绝对原汁原味。被乾隆皇帝赐名为"爽神汤"的恭城油茶,风韵独具,闻香垂涎,将使你一饱口福。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恭城,本届政府以自治县成立20周年大庆为契机,在抓好其它工作同时,力图旅游。以自然优势为依托 ,以政策优势来引导,着力把我县打造成文采恭城,风情瑶都。在5月4日召开的县四家班子联席会议上,与会者就如何开发文、武庙周围旅游景点,及开发利用好茶江水资源纷纷建言献策。大家认为,我县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但我们的旅游工作始终难以跟上形势,加快发展我县旅游已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依托桂林大旅游圈和桂林是旅游实验区的优势,努力提升以“三庙一馆”为龙头的历史文化。要通过我们的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了解恭城的油茶文化、瑶族的梅山文化、生态文化、风水文化。我们有地原、资源、交通优势,完全有理由把旅游景点打造成上级别的景点,把我县打造成文采恭城,风情瑶都。
就如何打造“风情瑶都”,大家普遍认为,一定要统一思想,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要有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广泛宣传抓旅游给其他产业带来的好处,要让群众的思想有所转变,让他们从理解到支持。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支持格局。
要符合县发展规划,突出恭城魅力亮点,要体现龙脉地脉,体现瑶族品牌,设计理论符合民族、文化、历史特点,要高起点规划好,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要考虑可持续性,及时抓好项目上报,这些理念的提出,在与会者当中已形成了共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恭城县]“十大工程”惠民生
元宵节前,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古城村,只见宽阔的水泥路一直通向村屯各户门前,路两边绿树成荫,几十盏太阳能路灯静静耸立,整个村庄显得整洁干净。谈起该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麦启东说:“去年太阳能路灯工程、普惠制新村建设、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使 【详细】
[恭城县]好环境吸引外出村民返乡发展
“我们村修了水泥路,建了垃圾池,栽了绿化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两年村子变化太大了,家乡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在家赚钱也不差,今年就在家乡发展了。”2月22日,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松林村村 【详细】
[恭城县]绿色发展好戏连台 县域经济亮点纷呈
刚刚过去的2014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绿色发展好戏连台: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通车在恭城设站;燕子山风电场即将并网发电,清洁能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百亿元旅游招商项目签约,旅游开发迈出新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水果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 【详细】
[恭城县]“以奖代投”助冬修
“现在搞好水渠三面光,洪水来了开闸排涝,关上可以灌溉,种田种果再也不缺水了……”1月15日,家住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上宅村的周金明,正在村后刚修好的水渠边忙活着。 面对一些水渠老 【详细】
[恭城县]魅力瑶乡迈进“高铁时代” 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亲们,只要一张高铁车票,随时可以放空自己。卸下职场重压的负累,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到大瑶山“洗洗肺”、洗洗心灵,逛古建,赏风光,宿农家,观民俗,喝油茶,体会另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