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品秋 周 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现在搞好水渠三面光,洪水来了开闸排涝,关上可以灌溉,种田种果再也不缺水了……”1月15日,家住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上宅村的周金明,正在村后刚修好的水渠边忙活着。

    面对一些水渠老化现象,恭城通过国家扶一点、财政补一点、百姓出一点的办法筹资来改善。栗木镇岩口至大合村黑石垒水渠年久失修,涉及10个村2万多人畜饮水,老百姓反映较强烈。该水渠三面光工程去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投资960万元,设计灌溉面积6.328万亩,工程完工将有效改善旱区灌溉。“这些年来,由于灌区渠系和渠系配套设施普遍存在毁损、老化、渗漏、淤积等问题,灌区的灌溉面积逐年减少,2012年栗木镇灌溉面积只有2.58多万亩,项目完成后将可以提高一倍以上。”栗木镇领导介绍说。

    近年来,该县加大对水利的建设力度,政府“以奖代投”激发农民水利冬修热情,2014年该县建设18个水利项目,财政拿出114万元用于奖补,每个乡镇拿出10至20万不等,实行“以奖代投”。2013年至今,恭城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积极开展“一坝一议”“一塘一议”“一渠一议”,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近千万元。很多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让过去没有发挥效益的水渠重新焕发生机。2014年全县9个乡镇都有水利项目,全年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695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limit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