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业既是龙胜的传统产业,更是带动林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工业规模、括展地方财源、壮大县城经济的重要力量。多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利用森林资源,合理布局木材加工产业,促进县域工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增收渠道和保障。
龙胜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和商品木材主要产地之一,据林业部门最新调查统计,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00多万立方米。2009年出材达16.63万立方米,2010年至2015年期间每年木材蓄积量约为30万立方米,正常年份木材采伐许可限额约在16万—18万立方米。
据林业部门统计,2010年该县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工商户有164家。目前木材加工成品主要有胶合板、拼板、木方条、指接板、衣架板、建筑类模板等。但该县当前仍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竹木加工企业剩余物深加工的企业,全县每年约1.5万吨的竹木加工剩余物,基本上只进行简单的加工或者当作燃料进行处理,无法进行深加工增加税费收入。
为把林木产业做强做大,龙胜已出台并在实施林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总体布局、主要措施、保障机制等。提出要充分发挥优势,调整优化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大项目、大企业引领原则,改变小、散、短、乱的状况,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品精深加工,构筑产品关联度好、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木材加工业结构。坚持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原则,以发展木材加工业为纽带,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推进木材加工项目向工业小区集聚,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互动效益。同时,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激活林业生产要素,还林、还利、还权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林场职工造林、护林、开发林地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各种经济组织以多元化、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资方式开展植树造林,建立稳定的木材原料来源和供应基地。
该县根据森林资源蓄积量、木材加工产业现状,到2012年,力争形成若干家原木加工10000立方米以上企业,年木材加工量达12万立方米,木材精深加工达总量的20%以上,到2015年加工量达14万立方米以上,木材精深加工达总量的30%以上,到2020年,年加工量达16万立方米以上,木材精深加工达总量的50%以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龙胜县:因地制宜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无三尺平”的称谓,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尤其突出,且与生态环境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 【详细】
[龙胜县]“一盘棋”战略助推旅游扶贫全覆盖
以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但该县西北部群众尚未明显受益旅游红利。为实现全县群众共同富裕,该县将旅游扶贫作为“一盘棋”来打造。“以后,龙胜就是个大景区,全体群众都是参与者和受益者。”4月23日,该县县委书记周卉表示。 【详细】
[龙胜县]江底乡发展特色农业纪实 山高水远“觅富路”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的龙胜,山高水远一直是当地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羁绊。可是,近年来该县江底乡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深挖“山高”之环境好、气候好等优势,引导农户发展朝天椒、罗汉果、大叶百合、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群众在山清水秀的好环境中觅到了一条 【详细】
[龙胜县]扶持千名困难人员再就业
去年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据统计,201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8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2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5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