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凤山县凤城镇弄林屯农民吴树极卖掉了在油茶林里放养的1000只六画山鸡,平均每只价格近100元。“以前在房顶圈养,空间小让山鸡羽毛不好看,每只价格白白低了20元;现在好了,油茶照收,卖一批山鸡多得近两万元。”吴树极满脸笑容。
给3亩油茶林盖网养山鸡,投入过万元,但吴树极一点不担心:“70年不变,就得找法子让林地生钱。”随着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的深入,凤山县在林下经济上大做文章,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林下经济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政府有技术培训,每只奖励两毛钱,大户还有额外奖励。”凤阳社区养殖大户周恩胜给记者细数政府对林下养鸡的扶持。他在政府的扶持下,于去年4月注册成立农民养鸡合作社,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凤山把养鸡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推进土鸡、三黄鸡、山鸡、珍珠鸡等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
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农民合作社、品牌和市场“三项工程”,培育新型农民、产业工人、营销人员“三支队伍”,出台鼓励政策,拿出100万元,重奖种植户、典型户、基地村干部“三类人员”,该县极大调动了农民林下养鸡的积极性,全县年养1000只以上的养鸡户18户。目前,全县林下养鸡面积7000多亩,共存栏20万羽。
林业产出周期长,用短平快的种桑养蚕弥补,是凤山林下经济的一大特色。全县林下种桑面积1.2万亩,年可产蚕茧36万公斤,收入近500万元。特色种养百花齐放。该县9个乡镇和5个林场均建立了1-3个规模在50亩以上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示范点;林下驯养繁殖猕猴、竹鼠、豪猪、蛇等野生动物特种养殖户12户;林药、林菌、林果、林蔬等示范点11个;林下种兰花6户。青山绿水成了凤山农民收入的金山银山,农民年人均林产业收入比林改前增收近500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凤山县国税前2个月收入实现超增长
日前,笔者从凤山县国税局获悉,今年1月至2月,该局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767万元,同比增长88.92%,增收361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568万元,同比增长88.7%,增收267万元,国税收入实现了超常增长。 【详细】
[凤山县]生态“红利”惠泽千家万户
在凤山县久文林场林区,一群群乌黑油亮的本土黑猪、黑山羊在林间小道、林下空地或追逐打闹,或嚼食杂草……凤山县金牙乡更沙村村民覃孟彪、夏明杰是久文林场林区的养殖户,他们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 【详细】
[凤山县]生态惠民工程绿了山头笑了农民
“我家30多亩核桃林一到夏天就绿满山头,今年核桃收成不太好,但仍有5万多元的收入。”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同乐坪屯农民陆祥明指着自家的核桃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是河池推进生态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详细】
[凤山县]534个项目集中“过筛子”查廉政
“这个项目出让没有在报纸上刊登挂牌公告,不符合规范,容易出问题。”12月9-11日,专家们以案说法,给凤山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上了多堂廉政课。凤山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治理、集中警示教育、集中查办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