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 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9341326749837828.jpg

 象州县委书记 龙 秀

  “我们要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广西精神’激励全体象州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奋力谱写象州跨越发展的新华章。”象州县委书记龙秀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将抢抓机遇打造“四大基地”,狠抓落实再奏发展强音,让发展成果惠泽广大群众。

  该县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将重点实施“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五大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将象州建设成为“四大基地”——广西新兴的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与输出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

  优化服务转变方式

  擦亮招商“金字招牌”

  自治区党代会提出,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始终,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象州县作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如何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擦亮招商“金字招牌”

  龙秀表示,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造桂中工业基地,把象州打造成“柳来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要坚持把工业作为推进“富民强县”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打造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象州县工业园区,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力争5年内引进投资超亿元企业50个。着力实施“2431”产业工程,力争到2015年,制糖循环利用、钡盐化工及金属冶炼等两个产业年产值均达40亿元以上,茧丝绸、生态造纸、林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加工等4个产业年产值均达30亿元以上,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等3个产业年产值均达20亿元以上,其他新兴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自治区党代会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的同时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象州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必然沿着生态之路前行。”龙秀说,象州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环保型工业和循环经济;实行项目建设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对于如何优化服务,龙秀表示,要坚持把上项目、建项目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牢固树立不怕困难想项目、不怕挫折跑项目、不畏艰辛找项目、不遗余力干项目的观念。做到不论大中小、不论内外资、不论所有制,只要是好项目,就要千方百计引进。要包装、规划、储备、引进和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和对象州发展起到重要支撑的项目。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着力完善县四家班子领导跟踪、联系项目机制,坚持“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成、建成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达效”的理念,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完善投融资渠道,搭建政银企沟通互动平台。

  舞好温泉“龙头”

  打响城市品牌

  龙秀认为,自治区党代会提出推进“五区”建设尤其是“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对象州未来的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围绕“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象州将坚持舞好温泉旅游“龙头”,充分发挥旅游在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抓好投资两亿元的古象温泉一期——广西古象温泉度假村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投资3亿元的古象温泉二期——古象生态温泉项目和投资7亿元的广西民族丝绸文化创意园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温泉商贸美食城等配套设施,举办好温泉文化旅游艺术节,打造全国知名的温泉旅游品牌。引资开发运江古镇、古海底迷宫、大梭生态峡谷等旅游景点,深入挖掘郑小谷文化、廖冰兄文化,加快建设县民族博物馆。积极融入柳州、桂林旅游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房地产、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城市如同一个产品,需要优质品牌和美誉度!”龙秀说,象州要打造魅力生态、活力开放的现代新兴城市,必须按照“规划超前、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的要求,完善县城规划布局,着力构建县城“五大中心”,即城北行政会议中心、城中商业中心、城东旅游休闲中心、城南高新工业中心、城西水文化中心;着力打造以“一山”、“一水”、“一园”、“一带”、“一堂”、“一路”、“一桥”、“一馆”为重点的“八个一”工程;按“一湖两渠”的思路,抓好引水入城工程;抓好旧城改造,建设江滨园区、象东新城南区,建成50栋以上高楼。

  “城市没有文化,就失去了根。”龙秀说,象州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重点打造“一馆一居一镇一节两中心”。“一馆”,即建成县民族博物馆,集中展示象州民族文化;“一居”,即修缮郑小谷故居,还原故居原貌;“一镇”,即开发运江古镇,引资修缮古镇,打造古镇水文化;“一节”,即举办好温泉旅游文化艺术节,打响象州温泉文化品牌;“两中心”,即建设县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通过这些举措,打响象州文化品牌,使象州在文化发展方面成为桂中地区的一面旗帜。

  “城市品牌建设和宜居程度还与物流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龙秀说,象州将借助“黄金水道”,打造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开发战略机遇,发挥石龙工业集中区地处“三江四县”交界的有利优势,建设一批港口物流中心。特别要抓好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投资30亿元的港口、物流园和临港工业园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县港口吞吐量达1000万吨以上。

  党建引领促和谐

  提升“幸福指数”

  龙秀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上,完善富民政策,落实富民举措,凝聚富民力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象州要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为此,象州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特别是在县城规划建设教育园区,从而实现初中在县城集中办、小学在乡镇所在地集中办,撤并后的初中办成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原乡镇中心小学办成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撤并后的村级小学办成村级公办幼儿园;实施教师安居工程,解决中小学教师“住房难”问题。积极推进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促进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建成100个经济基础好、村容村貌新、村风民风正的新农村。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每年为民办好10件以上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

  “党和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还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龙秀说,象州要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不断创新基层党建,特别是抓好以“三会”理“三务”创“三优”机制为载体的“固本强基党旗红”工程,即党支部理好党务创党建品牌之优,村民理事会理好村务创社会管理之优,财务监督委员会理好财务创清廉为民之优,探索加强新形势下自然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会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特殊人群帮教、“两新”组织建设、信息网络综合等方面管理创新,着力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