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继川 蒙鸿翔 李锦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9至2011年,宾阳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增长15%;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8.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正在向广西现代农业强县大步迈进。这些变化,正是该县近年注重创建示范基地,致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取得的成果。

  走进宾阳,一个“北蔗、南桑、中粮、东菜、西部山区特色种养”的农业产业布局呈现在眼前。随着高效现代农业元素的注入,当地典型的传统农业实现完美转身,而农民收入也水涨船高。据了解,2011年这个县建设了超级稻、糖料蔗、优质蔬菜、优质肉鸡等23个特色农业项目。

  4月初,记者在“广西莲藕村”黎塘镇雷响村看到,刚卖完莲藕的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备种、积肥、整地一刻都没闲着,在为今年的莲藕种植做准备。“以前我们种传统品种亩产1000公斤,通过调整和改良品种,现在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收入也翻了几番。”村民谈到这些变化时喜笑颜开。典型的传统农业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这个县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作出了“北蔗、南桑、中粮、东菜、西部山区特色种养”科学合理的布局。以龙头企业作拉动,着重做强做优制糖工业,壮大发展粮油、茧丝绸和林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化,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一体化,“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发展特色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此外,该县加大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建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转化成果6项,完成科技项目结题5个,其中“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胡萝卜新品种引进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等3个项目荣获自治区和南宁市科技进步奖。

  该县以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宾州—甘棠现代农业示范带”、“宾州—黎塘特色农业示范带”,推广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组装适合本地农作物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重点抓好超级稻、甘蔗、桑蚕、蔬菜及禽畜水产品等30多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技术培训战略。目前,全县85%以上农民熟练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结合县情大面积示范推广“苦瓜—淮山—茄子”、“莲藕—晚稻”、“甜玉米—萝卜—胡萝卜”种植新模式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淮山垂直打孔定向结薯栽培技术、莲藕套种晚稻栽培技术,以及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免耕技术等配套集成技术。农业生产由凭经验转向科学,科技成为该县蔬菜生产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方兴未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连接基地、农民、市场的重要纽带。目前该县已有各类农村合作组织120多家。该县黎塘镇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业化经营,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和农民增产增收。目前,黎塘镇已有7个蔬菜专业协会和2个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黎塘莲藕套种晚稻示范基地,通过蔬菜批发市场和莲藕专业协会的联动,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形成“地方农业机构+协会+基地+农民+市场”的运作模式。黎塘莲藕专业协会已发展6000多户农户种植莲藕1.8万多亩,年产2.1亿公斤,并辐射带动和吉镇等5个周边乡镇和横县、贵港、来宾等县市,形成8万亩的种植规模。协会创办的经济实体朝阳蔬菜批发市场年销售约6000万公斤,丰产年高达8500万公斤,成交额8000多万元。该协会已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