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彩牌局的博弈,不仅在于手中牌的好坏,更要注重于对牌的梳理使用。同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在于静态资源的比拼,更取决于如何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逐步推广、“庭院经济”开始生根发芽、“一乡一品”农村产业新格局显现……百色市右江区在农业发展中,将手中的“好牌”一一理顺,打出了漂亮的牌局。2012年右江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2.03亿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以上,同比增长22.1%。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好牌”的正能量正不断发挥,为右江区三农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打好土地“流转牌”
2013年1月18日,右江区四塘镇新明村27岁的村支书黄宏穿着一身休闲装站在村口,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指着自己的“五菱”面包车乐呵呵地说:“快过春节了,我准备把这辆车换成十几万的车,挣着了钱咱也改善改善生活!”黄宏说话如此有底气,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2012年,黄宏种植近20亩蔬菜就赚了10多万元。这种情况并非个案,在新明村,像黄宏这样依靠种植瓜果菜致富的村民大有人在。
自从永乐乡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土地流转的试点成功后,右江区将该经验在四塘镇、永乐乡、汪甸瑶族乡等乡镇逐步推广,土地经流转后的规模化经营效果开始凸显。农民从没想过可以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做梦都不敢想可以坐上的十几万小车,如今这样的理想都成为了现实。转包土地有租金收,“上班”种地有工钱拿,销售瓜果菜有公司负责收购,这稳赚不赔的“生意”,让参与“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的一批农民赚得盆满钵满。目前。右江区已出台新规划,将利用三年时间在永乐乡、汪甸瑶族乡、龙川镇等乡镇实施土地流转5万亩,进一步推广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为解决“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问题,2012年5月以来,右江区还启动了社区“菜篮子”便民直销点试点建设工作,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物流配送——直销店销售”的一站式蔬菜配送销售体系,既保障了蔬菜上市的数量与质量,又减少了流通环节和运营成本,蔬菜零售价格降低20%左右。
用好“庭院经济牌”
“没想到农业发展换个方式,就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具有前景的收益。”右江区龙景街道大湾村村民有些不敢相信眼前“庭院经济”的经济效益。大湾村村民们所指的“庭院经济”,指的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态龟鳖养殖经济。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在庭院里建好一个简易的养殖池,立刻就可以进行龟鳖饲养。因广西的黄沙鳖生态养殖数量少,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所以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1平方米可以养上3只黄沙鳖,1只鳖两年长成3斤左右,按照我们生态养殖法,种苗、饲料等总投入总共才50元,按照如今70元一斤的收购价,以一亩养殖规模计算,平均一年可为农户带来约15万元的收入。”龙景街道大湾村六合屯龟鳖养殖基地欧焕介绍。
近年来,右江区在龙景街道大旺村社幕屯、江凤村江泽屯、东怀村那怀屯、大湾村六合屯已建了4个黄沙鳖的养殖场,养殖基地通过养殖示范以“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为养殖户提供鳖苗、技术、饲料供应以及成鳖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带动农户龟鳖庭院养殖。目前,右江区已有100多农户参与养殖黄沙鳖,这“庭院经济”的种子已经在右江区播撒,并开始生根发芽……
使好“一乡一品牌”
“经过多年的品种选优和结构调整,我们园艺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特早熟、早熟、中熟和晚熟各类品系,每年从8月中旬到次年5月,均有柑橘产出并上市。”六沙园艺场场长场长黄元恩自豪地说,一年四季都有柑橘产出,让这个“四季果园”在市场上占据了不小的优势,目前该场柑橘栽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投产面积700多亩,年产量2100吨,产值420万元。六沙园艺场早在2009年就申报了“六沙牌”水果商标,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产品除了在本市各地销售外,还远销福建出口东欧、越南等地,下一步,右江区百城街道将依托区位优势,以“六沙牌”水果为重点,发展一乡一品产业。
永乐乡小番茄种植5000亩、阳圩镇芒果种植2000亩、汪甸林下鸡250万羽、泮水金银花种植550亩……右江区全力打造各乡镇(街道)“一乡一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一乡一品”格局已然呈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贺州市十大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5亿
今年以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建设以高效、特色、生态和外向农业为特征的特色种养基地,今年共组织农业(种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10个,计划投资14.1亿元。截至4月初,实际开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4.84亿元,完成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任务(14.1亿元)的34.5 【详细】
[天等县]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今年以来,天等县强化政策引导,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以农业安全增效、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快速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详细】
三江侗茶村开发农业观光游
4月25日,云雾缭绕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里,年轻的男女对唱情歌,妇女们你争我赶采春茶,游客们的相机“咔咔”响个不停……今年以来,布央村积极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此为载体,提升茶叶品质,完善配套,发展绿色旅游之路 【详细】
贵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观察:五光十色新农业
满眼亦红亦绿的辣椒、绿色剔透茶香四溢的茶叶、银光闪烁的人工饲养蛇……放眼钦州大地,这片热土上新兴的农业发展正在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 【详细】
[桂平市]创“三品一标” 助农业增效
桂平市茶叶企业老板姚国新种植了300多亩西山茶茶树,通过打造多个茶叶品牌,他生产的茶叶常常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今年茶园出产的未明茶,每公斤最高卖到3000多元,1万多公斤的产量根本供不应求,茶叶还没采摘时订单已经到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