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1日 来源: 左江日报  作者:黄德民 黄伟林 黄小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加快全县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今年以来,大新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围绕五个“着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完成播种面积38.7万亩,建成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9.6万亩。完成甘蔗种植面积50万亩;加快实施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全县建成示范片3.7万亩以上,每个乡镇完成示范片300亩以上,重点抓好雷平镇新立村上山屯7200亩示范片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重点规划建设雷平—堪圩—硕龙现代农业示范带,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巩固提升龙眼、苦丁茶等传统农业和岜隆葡萄、五山旱藕、明仕香米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石斛种植,打造中越边境名贵中草药种植基地。大力扶持发展龟鳖养殖和明仕珍珠鸭保种及开发,重点引进明仕珍珠鸭养殖基地及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海瑛立体生态种养基地建设。年内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02万吨,肉类总产量3.19万吨。推行林下种植养殖模式,提升森林经济质量和效益,全县林下经济产值完成8030万元。

  着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大力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严格执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各类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自治区扶持微小企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创办微小企业,促进农民增收。

  着力推进农村改革。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和家庭农场,鼓励农户以多种方式参股。结合实施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积极引导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争年内完成土地流转2.5万亩。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坚持自愿原则,对失地农民、无地安置移民及进城就业、创业、务工的农民给予办理城镇居民户籍手续,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本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坡耕地改造项目。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年内解决3.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向水河防洪整治工程,实施跃进渠道节水改造项目,抓好那岸水利、乔苗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五小”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9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24万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