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吴桂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终于住上了新房子,还是政府给的!”5月20日,乐业县逻西乡民西村,五保老人罗富原搬进了新家,抚摸着崭新的毛毯,老人爱不释手。

  “乐业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首先就是要解决最困难的五保户、低保户等的后顾之忧,才不拖全国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腿。”乐业县委书记农弘说。

  近年来,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乐业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养老、基本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构筑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做梦没想过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

  5月初,记者来到乐业县逻沙乡敬老院,漂亮的绿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进入敬老院,但见室内配有电视机、DVD、冰柜、消毒柜。

  “活了70多年,没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黄梦章老人说,她是逻沙乡山洲村上寨屯五保户,谈起入住敬老院,她感慨万千。

  去年,乐业县把逻沙、同乐两个敬老院作为星级敬老院试点打造,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为两个敬老院新增了床、桌、凳、柜等440套,室内配电视机、消毒柜和太阳能热水器和一批健身器材等,并对院内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目前,乐业县8个乡镇均建有敬老院,入住五保老人174人,安排管理人员16名。

  除不断完善敬老配套设施外,乐业县还落实了敬老院五保老人供养机制,每月生活费达360元。同时,出台了大病救助办法,对五保老人执行全额报销。

  除了照顾五保户外,2012年,该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0套、廉租住房48套、公共租赁房389套,竣工112套,完成农村茅草树皮房改造829户、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因灾倒房重建67户。

  “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天也领到了国家养老金”

  在广大贫困地区,首先得解决群众的养老、医疗、失业等问题。经过不懈努力,乐业县以养老、失业、医疗等为主的社会保险体系已初步形成。

  乐业岑应竹老人今年刚好60岁,不久前刚领到第一份“新农保”养老金。他高兴地说:“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天也领到了国家的养老金,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啊!”

  近年来,乐业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2012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5项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2.64万人;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701万元、农村低保金2633万元、农房统一保险理赔107户54.5万元、城乡医疗大病救助44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937万元;为全县1.34万60岁以上老人代缴了“新农合”参合费用和城镇医保参保费用,为4927名库区移民代缴了社会养老保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乐业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在全区第三批45个试点县中位列第三,在百色市位列第一。

  “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近年来,乐业县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丰富市民的精神食粮,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群众共享。

  2012年,乐业县新建5个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成立县唱灯戏保护传承中心,举办了第五届城乡文艺汇演,全年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44场次,送戏下乡300余场次。

  2012年,乐业县全年教育支出达2.58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25.67%。启动了教师周转房、农村义教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校舍改造、食堂建设等项目建设;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和县城第二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全县有89个学校7000名内宿学生用上了新床架;“温暖”工程、“鸡蛋”工程累计投入1617万元,受益学生达4.02万人次。

  乐业县县长李艳花接受采访时说:“今后的乐业在民生改善上继续力求突破,把更多的财力用于解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事业上,让乐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