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芬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幢幢挺拔惹眼的“小洋楼”,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村道两旁花草青翠欲滴,道中整洁干净,数十盏路灯排列有序,整个小山村犹如一幅原生态的美丽画卷……走进灵山县平山镇沙尤塘村,整洁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

  5月15日,笔者再次来到沙尤塘村采风。在村路口,“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宣传横幅映入眼帘。朝村道尽头望去,只见一些村民正手拿扫帚在打扫卫生。

  “李大叔,是村上组织搞清洁吗?”笔者问。李大叔笑眯眯地说:“谁家的大门对着村道的那一段,就由谁家负责打扫,天天如此,已经习惯了。”

  今年75岁的何氏十一婆,正提着盛满生活垃圾的红色塑料桶,往村口的垃圾收集箱走去。笔者问:“阿婆,把垃圾拿到那么远去倒,不厌烦吗?”十一婆说:“不烦,举手之劳而已。”

  谈起“红色塑料桶”的来历,平坡村委党支书李善良告诉笔者,几年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村里修建了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农家书屋,还修建了一条600多米硬底环村水泥路,安装了32盏路灯,村里的夜晚如同白昼,村民生活出行大大方便了。为了搞好村中环境卫生,还为每家每户配发了一个盛装垃圾的红色塑料桶,后被大家称为“小红桶”。“小红桶”用坏后村民自觉购换,至今换了一批又一批,保持着小山村的整洁,更让村民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机关退休回村定居多年的老干部李善干告诉笔者:“沙尤塘是一个自然村,全村有105户450多人,属库区移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移民劳务输出,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住上了钢筋混凝土楼房,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之所以选择回老家定居,就因为家乡的环境、空气好啊,村中整洁干净,‘小红桶’功不可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