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韦耕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核心提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出现越来越多独守“空巢”的老人。如何让农村 “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灵山县是我区人口大县,全县60岁以上老人共17.89万人,留守的“空巢老人”约1.44万人。近年来,该县通过建立需求导向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体制等举措,多方探索关爱农村留守“空巢老人”之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

  现状:盼望儿女承欢膝下

  春节假期一过,林春家里便沉寂下来,恢复到原先其独自一人守空巢的状态。

  78岁的林春是灵山县平山镇新庄村人,老伴已故,三个儿子均已成家,并长期在外打工,几个孙子也跟着儿子在外面,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一年四季,偌大的家就靠老人独自守着。

  “只有到春节的时候,家里才热闹。”林春说,他目前的生活开支主要依靠儿子们在外打工维持,以及每月70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金接济。虽然家里经济情况不是特别好,并且他本人身体抱恙,老人体谅儿子们的同时也显得无奈。“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生活,孩子们必须在外打拼,都不容易。”

  相对于林春而言,谢力朝家则显得热闹些。65岁的谢力朝是灵山县那隆镇龙窟村人,5个儿女都已成家。像林家一样,他的儿子和儿媳妇也在广东打工多年,一年回来一两次。只有他和老伴在家里带4个孙子孙女。“在家除了照顾4个小孩,还种有2亩田。”谢力朝说。

  在灵山县,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非常普遍。“留守‘空巢老人’主要有四种类型。”灵山县民政局局长袁崇修告诉记者,一是年轻夫妇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给老人照顾,由老人看护小孩,带孩子上学;二是老夫妇都健在,低老龄、身体健康,但子女赡养费较少,主要靠自给;三是老人们年事已高,需人照料;四是老伴去世早,余下独居的孤老。

  “这些老人,普遍面临生存压力大,生活水平低;照料不到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袁崇修说,一些留守老人由于年纪大,又负担沉重的生活压力,患有一种或几种以上的疾病,有些是血压高、筋骨痛等常年累积下来的病状,有些是突发性的大病,但由于经济条件和就医条件的限制,他们多数讳疾忌医或是草草医治了事。“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关心和关爱。”

  2

  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找到“家”

  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现象对农村传统的家庭老人供养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空巢老人的具体生活问题,灵山县在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据统计,去年该县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25个农村幸福院、45个五保村、30个村级老年协会示范点。

  “基础设施是建起来了,但要给老年人注入文化娱乐元素,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驱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让老年人真正找到家的感觉。”袁崇修说。

  4月1日,记者走进该县武利镇安金村幸福院,尚未靠近,先闻乐曲声。幸福院里,一群老年人把玩着各种乐器,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安金村人口有657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770人。如今,村里的幸福院成了老人们的开心乐园。闲暇时,老人们都怀着浓厚的兴趣,或者到这里静坐欣赏,或者到这里打牌消遣,几位老人更是发挥自身的文艺特长,自发办起一支曲艺队,引领一拨老年人在幸福院里演奏愉快的生活小调。

  不仅是安金村的老年人在寻找自己的一片晚霞天空,其它镇村的老年人也点起了文艺之路的“熊熊大火”。

  只要天气允许,灵城镇三勤村老年协会前的灯光球场一入夜便聚集了来跳舞的大妈们,旁边则坐满了围观的老人小孩。

  为满足村里老年人的需求,该村于去年5月成立了三勤村老年协会,在村委会设有面积2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2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并配置电视、报刊、象棋、音响、篮球、表演服装和曲艺器具等。自从老年协会成立后,村里老人每天都会相约来到这里,一起聊天、下棋、看书、练字、锻炼身体。每逢“五一”“国庆”“重阳”等节日,协会还组织开展文艺晚会、书画比赛等活动,并经常与邻村或其它镇的老年协会、老体协联欢表演。

  “空巢老人除了需要在生活上得到照顾,他们在精神上同样渴望得到慰藉。我们搭建幸福院、老年协会、老年人互助会等助老平台,就是帮助老年人构筑‘心灵暖巢’‘快乐家园’,让他们重新找到归属感,享受生活乐趣。”灵山县城乡养老部主任宁秀窍说。

  3

  就近就业: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

  3月31日,走进灵山县威龙工业园,只见标准厂房的企业车间一派繁忙。能够在家门口上班,德林国际有限公司的员工秦扬宏感到非常欣慰。

  他告诉记者,其基本工资有1800元,带上加班费,每月能拿到2300元左右。“以前在广东打工,虽然工资较高,但毕竟离家远,无法照料家中的老小。现在家门口就业,可以照顾到家庭,年迈的父母就不用这么辛苦。”

  “引凤还巢”是灵山县破解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一项具体措施。近年来,该县实施了“凤还巢促三业富民工程”,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外地企业源源不断进驻园区,就地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去年,该县新增就业人数近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2.18万人。

  “在家门口就业多一个,空巢老人就少一个。”灵山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勇奔说。

  而除了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回流”,该县不断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和养老金补助水平,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从经济上逐步保障老年人达到一般生活水平。同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保证老有所“医”。数据显示,今年1-2月,灵山县领取养老金的60岁以上老人有14.1万人,发放金额达1112.92万元。

  “有条件的地方,我们将引导村民自发组织牵头,通过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同时组织开展关爱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关爱。”袁崇修说,关爱“空巢老人”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不断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弘扬孝文化,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老年人,空巢老人才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