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都是靠砍木头为生,现在林下种灵芝 、养鸡,不砍树也能致富了。”6月4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农民何显荣道出了他的致富经。像何显荣这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林下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可持续发展而尝到甜头的农民近年来越来越多。
近年来,该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 、实现突破发展,又要绿水青山 、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其生态成绩令人瞩目:年均植树6133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8.6%,全年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融江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等级为优,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
融水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地貌,大部分农村农民收入都是以山上的木材为主。为避免过度砍伐对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破坏,该县相继推出农村沼气池 、生态公益林 、造林绿化 、低产林改造 、退耕还林等建设项目,使地处珠江水系和柳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的融水始终生机盎然。
在政府的引导下,全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以灵芝 、香菌 、野猪 、山鸡等为主的林下养殖 、种植产业。利用山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开发高寒山区蔬菜产业,种植纯天然绿色食品,今年夏季已成功在汪洞乡腾合村腾村屯 、同练乡同练村建设了20公顷的茄子 、番茄蔬菜生产试验示范点,并在汪洞乡 、同练乡 、杆洞乡规划落实200公顷高山蔬菜基地,拓宽了苗乡群众增收渠道,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为保证青山绿水不受污染,该县以环境倒逼机制发展生态工业。招商引资执行苛刻的标准,县环保局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把规划环评关,凡达不到规模和环评标准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近5年来, 该县先后婉拒17个不符合“生态融水”定位的项目,涉及总投资6.7亿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县的竹木 、矿产等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领域转型,竹木 、矿产等优势资源将实现就地深加工,增值空间达1倍至3倍。
该县还依托项目链条,围绕“绿色”主题,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融水境内拥有元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贝江国家4A级景区,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融水·风情苗乡”的生态民俗旅游成为融水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品牌。今年头5个月,到融水旅游观光的游客达到60万人次,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宾区:多措并举 全力打造扶贫生态移民宜居宜业新村
自2007年自治区开展扶贫生态移民新村建设以来,来宾市兴宾区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大对移民村屯的扶贫力度,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屯脏乱差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移民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全 【详细】
[龙州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花山岩画申遗工作
4月27日,记者从市申遗办获悉,自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启动以来,龙州县多措并举,吹响申遗工作集结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在南宁举行 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
4月30日,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以树立品牌、扩大内需为目标,通过集中展示、宣传我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成就及成果 【详细】
[融水县]7个村被列入广西首批传统村落
日前,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我区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7个村落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拱洞乡平卯村;四荣乡东田村、荣地村、荣塘村;安陲乡吉曼村吉曼屯;红水乡良双村;融水镇林洞村。这些村落都是融水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详细】
广西大学:多措并举促大学生就业
每年700多万高校毕业生,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形势。推动大学生就业,开创就业新局面,成为各高校攻坚克难的一场“硬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