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如何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些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所要破解的难题。近年来,柳州市柳城县从把握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入手,按照“依法 、自愿 、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以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逐渐向农村种养大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发挥土地“加法”的规模效应,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截至2012年10月,该县农户土地流转3905公顷,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3.15%,略高于柳州市的平均水平,涉及农户8126户, 占农户总数的8.74%,逐步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
大块+小块=收入成倍增
马山乡的种蔗能手张勇强2011年在四塘 、太平等地与农民签订了租地合同,租用了40公顷地种蔗。
他说:“虽然租赁土地每亩要花500元,但我的进厂原料蔗达到了3200吨,扣除生产成本,种蔗收入16万元。”在柳城,已有越来越多的种养能手像张勇强一样,选择通过租赁 、大块并小块 、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种养规模,逐步发展成为种养大户。而做好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已成为 该县促农增收的有力举措。县农业局在县级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在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室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宣传土地流转法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在农民流转土地后,相关部门还引导从自家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参与规模化生产,成为种养大户或者龙头企业的返聘工人。在马山乡,农民把土地租给柳城天地自然公司建设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后,又被返聘到基地打工,每天工资70多元,每月收入700元左右,年人均纯收入有20%-22%的增幅, 高于当地其他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企业+农户=产业发展快
广西柳城县成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在该县太平镇龙兴村中杨屯,以向农民租用的方式,流转出了15公顷土地,建成拥有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天可生产30000袋以上菌包,全年产值超2000万元。
柳城县太平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建成,正是该县引导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流转,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柳城县逐渐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土地流转工作方式,把土地流转与“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相结合,通过在资 金 、技术 、税收 、项目等方面,对有能力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企业给予倾斜,重点围绕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而推动土地流转,实现甘蔗 、水稻等农作物的规模连片种植。
在此基础上,该县发挥“公司+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优势,以农业企业为运作核心,以产业基地为示范带动,为农民提升种养水平和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强劲推力。太平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后,成霖公司多次邀请区 、市的农业技术专家来为周边的农户“传经送宝”,并向农户提供菌种,以报低价回收农户产品,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乐业县]“对症下药”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近年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高、文化品牌名气不高等问题,乐业县“对症下药”,努力破解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详细】
[田东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为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今年,田东县将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走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之路。 【详细】
龙川镇积极打造现代农业2.0升级版
连日来,在世加村糖料蔗“双高”基地,轰隆隆的拖拉机在地里种植甘蔗,镇里的农业技术员正在向群众介绍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在龙川村的华润五丰公司的千亩龙川香米基地,十几台机器正在忙着插秧;在洞好村的油茶高产栽培示范地,群众正在进行果树护理……春耕时节,右江区 【详细】
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玉林现代农业的新引擎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统计上涉及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业、橡胶制品等12个行业。农产品加工业融农业生产、加工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一 【详细】
[柳城县]清除150万株黄龙病柑橘树
“不管是挖蔸还是砍树,都要先提前2天以上喷洒打杀木虱的药。”3月16日,在柳城县太平镇杨梅村寨脚屯,村民全祥业的果园里挤满了人,技术人员喷洒农药、砍根、施药、盖膜,向果农展示清除病树的规范流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