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林绍峰 陈小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岑溪市建立“先锋联创”机制,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清洁乡村活动常态化。

  注重先锋引领,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牵头组织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党群评定民事制”,重在民主决策。由党组织牵头、联合村(社区)两委,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议,民主协商确定村规民约、“户前三包”、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等清洁乡村活动重大事项。实现村(居)民从“活动动员型”身份向“协商参与型”身份转变、从“偶然参与型”身份向“常规参与型”身份转变。二是建立“挂包联驻”制度,重在整合部门力量。通过“机关单位挂点、班子领导包村、驻村工作组联户、机关干部驻村”等形式,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三是建立“理村顾问”制度,重在民主管理。由党员群众推选出“理村顾问”,通过理村顾问收集社情民意,整理后作为清洁乡村活动决策参考。

  发挥先锋力量,建立党员服务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做好服务。一是开展党小组“三定”服务。根据党员特长、所从事产业等实际,建立“定职责、定内容、定时间”的清洁乡村服务村级党小组。目前全市建立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宣传服务等党小组480多个。二是开展小分队“流动”服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动在家党员组成4200多个党员服务小分队,在田间村头开展宣传、保洁、劝导等“流动”服务。三是开展党员“123”服务。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履行1个承诺、设立2个岗位(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带好3个对象(一户“美丽家园”中心农户,一处“美丽水源”河段,一片“美丽田园”责任区)为内容的“123”服务,促进全民参与。

  建立考评制度,量化目标任务。为确保清洁乡村常态化,该市实行三项考评。一是绩效考评。建立党组织考评制度、党员服务考评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包村工作队考核制度,量化清洁乡村目标任务,定期考核评分,并同年终绩效和评比评先挂钩。二是文明新风考评。在党员和农户中广泛开展“创星夺旗”、“村民奉献标兵”、“文明农户、美丽家庭”星级评比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形成党群积极参与的争创机制。三是捆绑考评。把争创清洁文明村屯户作为党组织评先评优和涉农项目投放倾斜的前置条件,通过利益导向促进清洁乡村活动常态化。

  “先锋联创”,让岑溪911个党组织3万多名党员带领群众投身清洁乡村,“创”出实效。目前,该市财政及社会各界共投入1100多万元,14个镇282个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配套保洁人员500多人、垃圾池500多个、垃圾车300多辆,建成大坡新农村“清洁家园”示范点、吉太三江口“清洁水源”示范点、富宁村“清洁田园”示范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