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赵品贤 刘啸军 邓克轶 韦晋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生态柳城 秀美田园  

知青城里感受激情岁月  

黑木耳基地培育致富棒  

现代化车间一派繁忙

古民居古韵古香  

工厂化养蚕高效轻松  

计生“幸福家园”温馨舒适  

工业区欣欣向荣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1-5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5亿元,同比增长54.14%;全县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15.39%……临近年中,柳城县捷报频传、精彩连连,各项事业强势发展,焕发蓬勃生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柳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打造柳州工业新的承载地,积极推进柳州市主要卫星城和城市后花园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柳城,一幅“富裕、休闲、生态、和谐”“四个柳城”建设新画卷在全力打开。

  行动一:转变方式壮大工业经济

  坐落于柳城县河西工业区的安琪(柳州)酵母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宽敞整洁,工人们一丝不苟精心操作,整洁的环境、敬业的员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12年2月28日,该公司进驻柳城县河西工业园区,仅仅不到10个月,总投资额4.5亿元、年产2万吨酵母提取物和6000吨酵母免疫多糖的重大项目运行投产。目前,该公司产品不仅在国内同类产品占有40%以上市场份额,而且出口非洲、欧洲100多个国家,是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单线酵母提取物产量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柳城县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实施“工业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探索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内资与外资并举”的新模式。2012年,该县投资3200万元完成全县三个工业片区18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以农产品加工和茧丝绸加工为主导的河西工业园区、以机械加工为主导的沙埔工业园区、以化工生产为主导的六塘工业园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达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工业总产值突破26.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7.95亿元。

  行动二:多位一体优化特色农业

  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柳城县寨隆镇安乐屯工厂化养蚕示范基地仅几名工人就可“掌管”一千多平方米的蚕房,靠的全是轨道饲养平台、自动上蔟平台等高科技“贤内助”,这种机械化、智能化的养蚕模式令蚕农们称赞和羡慕不已,也成了全县桑蚕产业的典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柳城县树立“特色决定出路”的发展理念,在巩固粮、菜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实施“品牌富农战略”和“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打造“十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精心培育蔗、果、桑、茶等特色农业,以优势特色农业这一“龙头”舞动全县农业。如今,该县有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辐射带动农户5.4万多户,农业产业迸发出强大活力,结下累累硕果:自主研发的甘蔗新品系“桂柳1号”、“桂柳2号”、柳城05/136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并在全区乃至全国推广种植;柳城蜜桔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全区首个“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全区食用菌生产标兵县”等殊荣;柳城“伏侨”牌绿茶“伏虎绿雪”、“伏虎茗珍”先后荣获2012年和2013年中国国际茶博会“特别金奖”,柳城酸笋荣登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柳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77元,“钱袋子”越鼓越胀。

  行动三:多措并举提升幸福指数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不断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是柳城县委、县政府的最终目标。2012年,柳城投入1.83亿元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城镇低保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60元,新增发放低保资金1442万元。“阳光社保”试点工程顺利通过区级验收,新农合参合人数29.2万,参合率96.2%,全县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26万;全县人口计生服务阵地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全县137个行政村(社区)的“幸福家园”全面建成;村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全部享受“免费午餐”;为民办10件实事也全部完成。在2012年度绩效考评社会建设24项指标中,该县20项满分,以27.88的得分居柳州市6县之首。

  百姓是城市健康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最好的见证人。感受到柳城日新月益的变化,群众也给柳城作出了中肯而真实的评价。2012年,柳城县公众评议分值水涨船高,由2011年的84.2405分升为91.778分。

  行动四:全民动员扮靓秀美花园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柳城县位于“百里柳江”的上游,是柳州市的“城市后花园”。近年来,柳城县在实施“富裕、休闲、生态、和谐”“四个柳城”建设的过程中,以“争创自治区卫生县城、自治区文明县城”的“创两城”活动为契机,深入落实城乡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投入3279万元实施“绿满柳城”工程,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获得自治区第八届“南珠杯”竞赛优秀奖,柳城洛崖“知青城”、红马山休闲山庄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5月初,恰逢全区正式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柳城县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美丽柳城· 清洁乡村”活动,发放总价值300多万元的5辆垃圾运输、处理车辆和820多个垃圾桶及其他垃圾清运工具,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企业、单位及个人为“清洁乡村”活动捐赠公益款超过109万元。同时,各地志愿者自发组成巾帼清洁队、水上清洁队等组织,自觉投入清洁家园、田园、水源活动,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清洁风暴”正逐渐让“后花园”变得愈发秀美。清洁家园:建设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建立“五员工作制”,广大干部深入乡镇村屯,与群众携手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生活垃圾,将清洁家园的触角延伸到村屯。清洁田园:启动柳城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项目,建立农药废包装回收点,向农民有偿回收农药废包装,干群齐心建设美丽田园。清洁水源:聘请技术专家,实施饮用水源保护、乡镇自来水供水及消毒系统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将清洁范围在全县所有水源实现全覆盖。

  昨天的柳城,脚步铿锵跨越豪迈;今天的柳城,风劲帆张劈波斩浪。柳城儿女正在奋进的号角中描绘一个生态优美、城乡亮丽、经济繁荣的富裕和谐新柳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