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8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马宏富 周维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夏末秋初,汽车驶入资源县中峰乡大源村平整干净的进村道路,一股清爽宜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路旁清澈见底的河流蜿蜒曲折。绿树丛中,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小洋楼”错落有致……资源县中峰乡大源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精品党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使我们村有了大变化,道路硬化了,环境整洁了,村委办公楼宽敞了,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卫生厕所,种上了红提。”大源村支书胡天桂高兴地说。

  2013年,资源县把开展“打造精品党建,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与“美丽资源·清洁乡村”活动结合起来,确定了“一县一带、一乡镇一村、一村一点”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加强结合、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实施“阵地建设、创业带富、素质提升、联动互促、群众满意”五大精品党建工程为抓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村屯道路硬化、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升级、民房风貌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以及沼气池、自来水等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发展红提、西红柿、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示范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了大源村、老王家村、石山底村等一批精品党建示范点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实现了“村庄规划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风尚美、村稳安康和谐美”的“五美”新农村建设目标。

  据统计,该县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9个,创建各类精品党建示范点17个,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基层党建模式。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挖掘人文文化,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真正使打造出来的美丽乡村群众喜欢、组织满意、各具特色。”资源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

  “我们村群众参与开展‘美丽资源·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大家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公共路段实行分片包干到各小组,大家每周选定一个清洁日主动打扫。同时我们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相关制度,规范村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行为,群众的热情参与,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整洁、富裕……”大源村主任张依越谈及精品党建和清洁乡村活动带来的变化,如数家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