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谭傅文 符辉秀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东兴市区。

  东兴市委书记廖汝奋(前右二)调研清洁乡村工作。

  东兴市市长周刚(右二)在调研城区路网建设。

  2012年8月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东兴召开。

  一年一度的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成为中越边境交流的盛会。  

  东兴“中国长寿之乡”颁牌盛典。  

  东兴红木文化产业欣欣向荣。  

  马路镇红石谷。  

  东兴口岸一站式便捷通关。  

  东兴市竹山村老街居民主动在家门口打扫卫生。

  竹山晨曦。

  行走在东兴,满目葱茏,生机盎然,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与海路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也是我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第16个“中国长寿之乡”,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潜力无限的国门城市。201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东兴市紧紧抓住机遇,先行先试,深化改革,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交通带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用实干建起美丽东兴,树国门形象。

  经济发展“稳中快进”。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快进”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6亿元,增长11.5%,主要体现在“三平稳、五快速”。“三平稳”: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72亿元,增长3.2%。二是旅游经济平稳增长。全市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增长8.93%,旅游总收入13.02亿元,增长8.96%,旅游外汇收入1304万美元,增长7.51%。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0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6941元,增长13.4%。“五快速”:一是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增速排防城港市首位。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2%,增速排防城港市第二位。三是边贸经济快速增长。边贸成交额126.42亿元,增长20%。四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组织财政收入6.04亿元,增长12.8%,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长速度稳居防城港市首位。五是内贸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5亿元,增长14.1%;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为19.6亿元和10.64亿元,分别增长17.8%和24%。

  先行先试政策迅速铺开。边境游办证试点、外国人出(入)境证管理、越南人就业管理、越南籍自然人经营登记管理、边境自驾游试点、游客进入互市区免税携带8000元商品、落实边境货物组织收购中增值税抵扣、进境种苗指定口岸等8个方面的政策推进成效显着,其中3项政策已经进入完全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一是进境种苗指定口岸实施。8月9日,来自东盟国家的首批5棵大花紫薇树从东兴指定口岸引进中国,宣告该政策正式实施、口岸正式投入运行。二是中越边境游、全国边境游异地办证于7月16日全面恢复办理。三是试验区内个人跨境贸易实现了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另外,游客进入互市区免税携带8000元商品试行政策,目前正在协调东兴海关做好商品名录确认、游客组织登记和核实身份等工作,即将启动实施。而边境自驾游试点方面,越南芒街方面已明确同意,正等待广宁省人民委员会的回复。

  试验区重大项目全面推进。重点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北仑河国际商贸城、金滩国际旅游岛三大项目建设。一是跨境经济合作区。迅速启动东郊、楠木山片区的征地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征地8600多亩。北仑河二桥项目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可研、环评、水保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内动工建设。二是金滩国际旅游岛。金滩复岛工程已完成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批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勘察和初步设计工作。另外金滩国际旅游岛的海天富苑大酒店和金滩华府正在进行主体建设。三是东兴国家边贸中心。北仑河国际商贸城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和开展周边市政路网设计工作,而不夜边城、东南亚风情酒吧街区及旅游服务中心的主体工程均已竣工。四是红木产业园。去年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对项目范围内的电力通信管线进行迁移。

  开放合作成效显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东兴试验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东兴市与东盟国家合作成效越来越明显。2012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参展企业达628家,签约金额突破100亿元;与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缔、印尼东勿里洞县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与中国五冶、广西北投等大型企业集团达成近20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成功组建试验区投资建设平台——广西东投集团,2012年引进区外境内资金38.96亿元,增长96.3%,实际利用外资4620万美元,增长150.7%。金融支持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未来几年里试验区的建设将得到中国人民银行1000多亿元的信贷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东兴支行正式挂牌成立。

  抓清洁工程,打造美丽东兴。建设试验区,既抓经济,又抓清洁工程,使试验区更加靓丽。今年以来,东兴市把“美丽东兴·清洁乡村”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按照“国际视野、国家标准、国门形象”要求,通过“四破四到位”,确保东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持青山绿水。

  一、破除思想障碍,统一认识到位。东兴市委、政府组织全民学习、全市倡议动员,提高认识,使清洁乡村活动入脑入心入言入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美丽东兴·清洁乡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组建“美丽办”统筹推进“清洁乡村”工作,各镇、各村也相应成立执行机构。

  二、克服困难,保障人员资金到位。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00多万元的创建活动经费方案,把市、镇、村、队四级日常清洁工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3年拨付150万元,逐年增加。在人员方面,按照人口400:1的比例(分布零散的村庄按300:1比例)配置了218名农村保洁员、13名司机,确保每个村有保洁员3至5名,每人每月工资800元。

  三、突破项目瓶颈,配备设施到位。一是在全区率先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覆盖。2012年以来东兴市已累计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26个,总投资2376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分散式和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71座和23套,配套收集管网36.2公里,购置配发微型挂臂式清运车、人力三轮车206台(辆)和垃圾箱(桶)1850个。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了一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池、危房改造、改厕,以及文教卫生项目,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广电网络,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85%以上。三是全面打造一批名镇名村。江平镇成为全区特色文化名镇,竹山村建设全区特色旅游名村,河洲村、交东村、黄竹村等一批村庄得到发展。

  四、破弃原有机制,创新管理到位。“清洁乡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管理是确保活动持久成效的根本。为此,东兴市大胆创新,建立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创新建立“村规民约”,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二是创新市、镇、村、队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层层落实的局面。三是创新工作管理及奖惩机制,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措施,完善日常监督巡查等制度;将“清洁乡村”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提高村干部基本工资,并实行年终考核奖励,提高积极性。

  今天,中国边境名城——广西东兴正发生“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的喜人变化,开发建设与美丽和谐共存,发展成果与百姓共享,东兴开发开放和谐美丽的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