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5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韦立标 韦东平 廖 理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东兰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战略目标,充分挖掘红色、养生、铜鼓等优势资源内涵和文化张力,着力打造“红色”“绿色”“金色”三大旅游品牌,特色旅游业快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0.02万人次,同比增长23.6%;旅游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21.1%。

  东兰县拉甫新村是自治区打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开工的第一个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红水河河畔,处在红水河百里画廊的中心区、核心区,项目占地228亩,一期工程计划投资8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集易地安置、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于一身。

  目前,东兰在建和筹建的重点旅游项目还有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养老基地、弄宁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红水河铜鼓风情村、坡豪连藏文化度假村等,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都源于东兰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珠江防护林、油茶示范林和“绿满八桂”等森林资源培育工作,该县森林覆盖率由13年前的62.6%提升到现在的76.7%。东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5万个至9万个,每10万人口中拥有百岁寿星50.3人,是联合国评定长寿之乡标准的7倍。今年1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东兰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在着力打造绿色品牌的同时,东兰还以成功举办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抓手,凝聚各方力量,兴建和维修了韦拔群纪念馆、拔群广场、东兰烈士陵园、壮乡英雄文化园等一批永久性纪念设施。其中,韦拔群故居、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纪念馆、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5个景点被纳入中国第一批革命红色景区。东兰红色品牌不断提升,今年共获得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资金3072万元。

  此外,该县还进一步挖掘、宣传铜鼓文化,力争把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创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今年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自治区正式明确了加快建设以巴马为核心区,以东兰和凤山为重点区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东兰旅游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