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邓 萍 本报通讯员 何 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下,正是柑橘丰收的季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木榔村的村民正在自家的果园里忙碌着。停在路旁的货车一字形摆开,新鲜采摘的柑橘正在装车,将销往广东的大小超市。村支书告诉记者,自该村成为富川农信社创建的首个“信用村”以来,200多户村民在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下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木榔村是富川48个贫困村之一。在长期与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富川农信社工作人员发现,木榔村250多户人家没有一户拖欠过银行的贷款,没有一户因失信与外界商人发生过纠纷。农信社经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将木榔村建成富川首个“信用村”。目前全村的评级系数都在A级以上,其中AAA级的信用户有58户,达AA级的146户。截至目前,农信社已完成对该村逾千万元的授信工作。

  木榔村只是一个缩影。富川农信社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信用村”的评级创建工作。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木榔村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发放传单、宣讲政策等方式,让创建“信用村”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农户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依托人源、地缘优势,积极组织信贷员与支农联络员走村入户,采集农户诚信信息,并记录档案,为创建“信用村”活动提供可行性依据;三是根据各村农户诚信信息采集情况,按照“好中选好,优中择优”原则,最终确定“信用村”名单。截至目前,该农信社已完成全县24个“信用村”的创建工作,预计将有5000余农户受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