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养蚕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收入多几倍呢!这几年好多村民都陆续返乡种桑养蚕。”初冬时节,我们来到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者兵屯,蚕农黄国猛一边忙着打理今年最后一批蚕,一边乐呵呵地介绍:“4月份开养,每批辛苦17-18天左右,就可收获100公斤以上蚕茧,得到4000-6000元收入。”他家投产桑园有10多亩,一年养蚕14批次,仅这一项收入就有8万多元。
在那坡县,像黄国猛这样种桑养蚕走上致富路的农民还有很多。百合乡那乐村农民过去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种植谷物或传统八角为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2006年,村民开始利用村屯周边的闲置土地尝试种桑养蚕,当年就有不错收入,于是大家纷纷种桑养蚕,并从原来的分散种植、零星饲养发展到目前的连片种植、集中饲养,种桑养蚕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种桑养蚕有了钱,村民不光添置好家电,还利用农村危房改造优惠政策,建起新楼房。目前,我们全屯24户都建起了两层半以上的楼房。”从百合乡最边远山区搬迁到安置新村的农民林宏卫说。
近年来,那坡县借“东桑西移”东风,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优丝优茧强县”,把桑蚕产业作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桑蚕也逐步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县里把百合乡清华、那乐两个种桑养蚕大村建成“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和小蚕共育、蚕沙无害化处理、方格蔟营茧、伐桑机械及微耕机械应用示范点,推动桑蚕生产新技术在全县推广普及。当地从最初利用山沟平缓坡地种桑,到后来利用好田好地种桑养蚕,逐步实现桑树“换”玉米、“换”稻谷的转型。目前,该县共有4.1万亩桑园投产,7000多农户养蚕,覆盖百合、德隆、百南、百省、百都、平孟等6个乡镇。1至11月中旬,全县累计饲养大蚕5万多张,蚕茧产量150多万公斤,农民种桑养蚕收入6000多万元,户均收入9000多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玉林首季财政收入32.34亿元 增幅高出全区3.1个百分点
4月29日,记者从玉林市财政局获悉,一季度,玉林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2.34亿元,比上年增加3.86亿元,增幅13.6%,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 【详细】
那坡县百省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那坡县百省乡党委、政府坚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生态为本、桑果为重、边贸为要”的发展理念,抓好“山、水、边”三篇文章,团结带领全乡人民,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14年,全乡 【详细】
大化地税首季税收收入4726万元
笔者从大化瑶族自治县地税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地税部门积极适应新要求,狠抓组织收入新常态,第一季度组织税收收入实现新突破 【详细】
一季度南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8元
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获悉,今年一季度,南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呈平稳增长态势,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小微企业平稳运行。 【详细】
西林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
今年,西林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理论学习和实际行动统一到实际工作中,从税源监管、项目建设、非税收入、财源建设四个方面,重点抓好税收工作,做大财政“蛋糕”和整合财力,加快重点产业建设进度及优化支出,确保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