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政务服务的做法走在全区前列。”今年初,自治区政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谈起桂平政务服务时如是说。
“政府服务意识强,中心功能齐全,做法值得借鉴。”2009年,国务院调研组到桂平政务办考察时曾这样评价。
桂平,2010-2012年度获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2012年度获全区“一服务两公开”工作示范县、2007年至今连续6年获全区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桂平市政府建立“联合审批、代办服务、定期回访”一条龙服务体系、甘当企业“秘书”的结果。
从联合审批到代办服务、再到定期回访,经过三级连跳,政务服务内容增多,水平日益提升,而政府承接的“跑腿”事也越来越多。桂平市常务副市长杨大东说,目的是寻求政府管理服务方式“软转型”,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一致的。
一级跳:
联合审批出炉部门“踢皮球”无门
事件回放
今年初,中海油销售桂平公司要建一个5万立方米的油库,预定面积150亩,但有5亩地超出了规划红线,工期非常紧张,而项目规划红线图还没有确定下来,公司对此一筹莫展。政务办立即协调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到现场勘察后,当场提出解决方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夫说:“事后我向总部汇报,总部认为此事处理得非常好,很满意,直赞桂平的投资环境好。”
具体做法
说到联合审批的出炉,桂平市政务中心创办人之一李女士说到一件事:当时一家连锁饭店到桂平落户,时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的她,在各职能部门之间马不停蹄地跑,半年才办妥相关手续。其他前来投资的老板也纷纷有类似的体会:部门多、有点烦。
桂平市政务办主任杨振超扳着指头算了算,比较大的投资项目一般涉及的审批部门有10多个,具体事项更多,每个部门都是项目业主审批环节绕不过去的。“对于不少首次在桂平搞项目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件难事,人生地不熟,连单位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只要一个环节不顺畅,审批的时间就得往后拖。”
针对群众的反映,桂平市政府决定推出联合审批制度,并于2004年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所有职能部门到中心设立窗口,当时这样做的在广西只有少数几个县(市)。推出联合审批后,项目在推进中遇到了问题,业主只要打一个电话,相关部门会赶到现场,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部门之间协调。它既避免了企业在部门之间来回跑,更杜绝了部门之间“踢皮球”。
杨振超说,这当中政务办代表市政府发挥牵头、组织和协调作用,根据项目性质和审批所涉及的部门开展工作,并始终起到主导作用;同时积极调动服务窗口参与到联合审批制度的跟踪、协办中来,发挥他们在项目服务中的作用。
二级跳:
代办服务面世
业主不再“跑细腿”
事件回放
杨振超曾亲自“跑腿”。今年7月底,他受理了一家矿业公司的代办业务,先到贵港市工信委办理核准、工商局办理执照,专程到桂林找环评所做环评,又到南宁找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那次一直在南宁呆了3天才办好。这不,这几天,中心一位副主任为了协助该项目能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又到梧州跑去了。”
具体做法
随着联合审批制度的推出,代办服务的雏形也慢慢显现,到2011年时桂平的代办服务已相当成熟,专门设有代办服务组从事“跑腿”事务。特别是今年4月,《桂平市项目投资代办服务工作方案》出炉,以文件形式更加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使得桂平政务服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只要企业提供的材料符合要求,政务办立即协调、督促各审批部门办理,代办人员全程跟踪。业主只需在家等电话通知,到政务办领审批结果就行了。
某工程公司陈女士说:“我们有个项目要备案,涉及土地、发改、工信、交通等多个部门。项目在郊区,我又是头一次在这里办理,不清楚办理流程,如果没有代办服务,恐怕跑细腿都还没办成。现在省事了,这些事都由政务办帮做了。”
杨振超说,整个审批过程有专人协调、跟踪、督促办理,并及时反馈审批情况。如果有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吃拿卡要或受贿,将受到处分,严重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三级跳:
回访延伸服务
企业发展少忧愁
事件回放
2010年,台资威汉鞋业负责人梁先生对回访工作人员反映:厂区在新开发区,没有公交车经过,近千工人的上下班很不方便,希望增设公交线路。问题经政务办反映给市政府,通过协调,交通部门最终通过改变、延长有关公交线路,为企业解决了员工上下班难的问题。“当时我们招工特别难,政务办又协调相关部门宣传招工信息,使我们及时招收到合适员工,保障了正常生产。”梁先生说。
具体做法
桂平市政务办为企业服务,不仅停留在事前、事中环节,还注重为项目、企业做好“事后”的服务,主要是定期回访。龙门工业园区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徐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原先规划的供电线路经过厂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有关建设。“政务办工作人员来回访时,我们反映了这一情况。没几天,政务办会同园区管委会、供电、住建部门等前来现场协商,最后修改供电线路规划,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见成效:
项目落地生根
政务服务“软转型”
2011年至今年11月底,政府工作人员为119个项目“跑腿”,还为86个企业办理土地登记证、76个项目代办建设工程用地规划和建设工程许可手续、136家企业代办了机构代码证、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证等业务,办理提速率达70%以上;2011年以来回访企业113家,占办理项目的95%以上。
从2004年到2013年11月底,桂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接近200万件,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桂平市常务副市长杨大东说,“联合审批、代办服务、定期回访”一条龙服务体系的建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改进政府管理服务方式上做一次漂亮的“软转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招商引资项目在桂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桂平列入贵港市“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项目共有68个,项目总投资145.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1至11月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5%。这份成绩单的后面,与当地政府部门到位的服务分不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宾区:多措并举 全力打造扶贫生态移民宜居宜业新村
自2007年自治区开展扶贫生态移民新村建设以来,来宾市兴宾区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大对移民村屯的扶贫力度,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屯脏乱差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移民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全 【详细】
天等县打造10万亩细叶龙竹种植基地
日前,笔者从天等县相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细叶龙竹种植项目,倾力打造10万亩细叶龙竹种植基地,利用荒山荒坡“筑巢引凤”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详细】
[荔浦县]强力打造广西花卉苗木产业大县
“我通过规模种植彩叶桂花等苗木,去年生产大小苗木500余万株,收入200多万元。”4月23日下午,荔浦县马岭镇南村丹桂苗木种植专业户黄坤云说起种植苗木致富的感受时,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近年来,荔浦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种植花卉苗木10万亩,从事花卉 【详细】
广西:打通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
农民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如何服务好农民工是我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工会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打通服务农民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的温暖带给农民工。 【详细】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广西积极打造"教育丝绸之路"
来广西学习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从2003年的1434人增加到2013年的8332人,广西成为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广西有5个面向东盟的国家级培训中心和两个培训基地,从多个领域为东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密切,一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