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6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谭 唐 通讯员 郑 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到宾阳县检查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宾阳县委书记黄宁亲自参加县纪委常委会,对谋划新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何开长,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雷永达,宾阳县委书记黄宁、县长张先进的陪同下,到宾阳县考察廉政文化建设。

 

  

  经常举办廉政书画、摄影展等,营造浓厚廉政氛围。

  图片由宾阳县纪委提供 

  2013年,是宾阳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宾阳县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按照“抓常规促深化、抓重点求突破、抓创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具有宾阳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惩治预防两手硬,勤政廉政两手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围绕中心抓龙头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2013年以来,宾阳县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把责任落实放到首要位置,把反腐倡廉建设与赶超发展同要求、同部署、同推进,从高位推动、三级联动、严格考核、严格问责四个方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廉洁是公信力的基石。宾阳县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研究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事项,特别是针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等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到县纪委监察局听取工作汇报,签批督办事项或案件25件次。领导班子成员严格履行责任分解、监督检查等工作责任,亲自组织分管部门研究和部署反腐倡廉工作23次,亲自作廉政辅导报告或讲廉政党课29场次。

  2013年年初,宾阳县制定下发《2013年宾阳县反腐倡廉工作要点》,县委与镇、县直部门以及镇、县直单位及其二层机构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通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廉政承诺、廉政谈话等形式,强化单位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意识,形成了县级领导亲自抓、牵头单位带头抓、责任单位主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宾阳县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全县绩效考评管理,利用已建成的“四系统一中心”机关绩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切实抓好16个镇和73个县直各单位各项指标、任务的分解,进一步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特别是强化对“美丽宾阳·清洁乡村”、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绩效考评力度,明确工作标准和时限。目前,机关绩效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正在发挥绩效管理与考评工作“指挥棒”“风向标”“硬尺子”的作用。

  古语云,公生明,廉生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宾阳县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实行责任追究中“三不放过”,即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原因没有找到不放过、解决和预防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人和事,严格实行责任追究。2013年,全县发出廉政提示函、催办函18件(次),建议书24件(次),对值班纪律松散的6个镇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集体告诫谈话,对项目建设中违规操作的某镇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在群众中造成较大影响的某新农合经办点正、副主任进行免职处理,有效维护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权威和严肃性。

  风清气正润无声

  构建反腐倡廉教育体系

  在全社会、各行各业营造一个气正风清、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对党员干部、广大群众而言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自2012年起,宾阳县倾力打造的“建一创十强百助千带万”清廉工程,如今已成为全县廉政“大宣教”的载体,并依托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将廉政文化渗入到千家万户,在点滴建设中彰显着润物无声的力量,并初步形成独具宾阳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

  廉政文化不是生硬的说教,不是写几条标语、摆几块展板就了事,而是要与其自身的文化有机结合。宾阳县的廉政文化建设,正是将清廉工程与自身文化巧妙融合,并处处彰显着“宾阳智慧”,清廉工程的载体也在不断拓展延伸。在县城各机关单位,各种廉政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张贴廉政警句和先哲名言、发送廉政短信、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等;在农村或者社区,廉政文化内容的文艺表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县城街道,路边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百米“清风长廊”,文化广场凉亭上方安装的古香古色的儒家文化展示牌,都在无声地吸引着路人驻足观看;在风光旖旎的“荷香人间”万亩荷田休闲农业生态观光景区,清新的荷塘景色与特色鲜明的“莲·廉”廉政文化相得益彰,让广大游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莲思廉……

  围绕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宾阳县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局,并且将廉政“大宣教”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宾阳县城处处弥漫着清明廉洁这股浩然之气。党员干部在这股正气熏陶下廉洁自律,广大群众则在“万人敬廉崇洁”的氛围中逐步回归朴素的道德取向。

  在廉政“大宣教”格局形成后,宾阳县又积极推进清廉工程升级。此前打造的各示范教育基地、优秀教育点本着“建管并举、管用结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争创市级、自治区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示范点。县住建局、宾州一中、古辣镇南阳村、古辣镇龙额村委、宾州镇新城社区、中华镇宣村、王灵镇王灵社区等7个单位被南宁市命名为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其中,古辣镇南阳村被南宁市推荐为自治区级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备选单位。随后,宾阳县再度乘胜追击,努力提升清廉工程效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清廉工程,努力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扩大了“清廉工程”的影响力,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坚持督查不放松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问责治庸

  日常工作散漫、纪律松懈、办事效率低、不作为等现象,是当下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的“病症”,甚至还有人美其名曰为“中庸之道”。针对这一“病症”,宾阳县开出“药方”,向“中庸之道”说“不”!2013年,宾阳县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加大问责治庸力度,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环境。

  围绕着全县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宾阳县狠抓“美丽宾阳·清洁乡村”活动监督检查。2013年,宾阳县成立了10个县级督查组和16个镇督查组,坚持每天到镇到村开展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现场督办、通报督办、挂牌督办、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共印发《督查专报》20期640份,发出《督办函》272份、《挂牌督办函》21份,全县共对54个单位162人实行问责。其中,诫勉谈话118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27个单位和13个人,全县通报27个单位,通报批评3人,停职检查7人,免职21人。此外,还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47个部门913项审批事项进行实时监控和全程跟踪,对出现超时预警的窗口部门进行电话提醒,有效地防止超时办结事件的发生。

  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督查,是宾阳县问责治庸的又一举措。在认真抓好对实施“五个督保工程”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宾阳县加强对桂中土地整治项目、水资源保护和水利改革发展政策、依法取缔土法造纸作坊、取缔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治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2013年以来,宾阳县检查企事业和场所4839个,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和停止违法行为共2108起,责令停产停业整顿83家,关闭2家非法矿山企业,对95家非法土法造纸作坊采取强制停电消户措施予以取缔,对全县35家未达产能标准的造纸企业进行强制关停。

  同时,对于“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甚至“捞偏门”这一“病症”,该县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权力的有效约束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科学规范有效运行。如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强化反腐源头建设。全县共编制“职权目录”5632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626份,制定防控措施1362条。并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跟踪监控,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加快预防腐败信息分析,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同时着手研究制定2013—2017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工作,抓好责任分解和检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惩防体系建设。

  严明纪律抓作风

  有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作风之所以“成风”,源于积习太深,改起来并不容易。然而,存在于党员干部乃至各行各业的不正之风,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股逆流。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抓作风建设也是抓发展、抓生产力。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必须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宾阳县着力推动纠风治乱工作由“单项措施分散抓”转向“多项措施综合抓”、由“解决突出问题应急抓”转向“立足制度建设深入抓”、由“各镇各部门孤立抓”转向“全县一盘棋统筹抓”,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宾阳县把落实八项规定工作作为全县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评先、选优、奖惩挂钩,在严明纪律中强化作风。

  同时,结合中央、自治区、南宁市规定要求,宾阳县及时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方案》,细化22条硬性规定。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廉洁自律规定,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改进“四风”,确保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取消了一切不必要的座谈会、团拜会、表彰大会、年会等活动,严格控制年终各种评比、表彰活动。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宾阳县各类会议减少33次,各类文件比去年减少415份,“三公”经费支出同期减少483万元。

  在督查治腐中,宾阳县进一步锤炼作风。在春节、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期间,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县公务用车管理进行明查暗访,对检查发现或群众反映的领导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及时介入、速查速办,对顶风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此外,还在专项治理中提升作风。如开展政法系统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治理工作,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在全县各镇各部门全面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目前未发现相关单位和个人持有会员卡现象;开展楼堂馆所自查清理工作,等等。经过自查清理,全县办公用房按标准核定的使用面积是16738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是15549.96平方米,全县办公用房总面积没有超标。

  在纠正各行各业不正之风过程中,宾阳县以推进“六安工程”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宾阳县作为南宁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在宾州镇开展创建示范药店、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二是积极开展阳光惠民安居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将广西东湖国有农场棚户改造项目打造为阳光惠民安居示范小区。三是纠正“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制定出台“一书两办法三制度”(即一本廉政责任书、两个责任追究办法、三个管理制度)。

  惩前毖后有作为

  以反腐斗争新成效赢得民心

  “打老虎”“拍苍蝇”,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严惩腐败、控制腐败滋生的大动作。2013年,宾阳县围绕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有关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的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赢得了民心。

  据统计,2013年以来,宾阳县纪委共接到信访举报81件,初核67件,新立案58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案件11件,经济案件30件(贪污、贿赂、挪用公款26件,违反财经纪律4件),违法生育案件13件。办案挽回经济损失650万元。其中,重点查办了县水利局原局长廖某某受贿案件,以及县水利局二层机构(水利建设管理站、水利工程管理站)利用设计人饮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工作便利集体收受“劳务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窝案”等案件。相比反腐的个案突破,“窝案”处理起来一般更为棘手和麻烦。本着“对大案、窝案需除恶务尽”这一思路,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宾阳县纪委与县检察院反贪局、反渎局工作人员密切协同,互相配合,在十多天时间内有效地突破案件,并乘胜追击,全力追缴违法所得,迫使廖某某退出赃款540万元。

  在构筑反腐体系过程中,宾阳县不仅严惩当前,在毖后方面也有所作为。廖某某这起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件被查处后,引起了自治区、南宁市和宾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宾阳县及时将该案件有关情况进行了全县通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洁从政重要性的认识。除了认真做好“一案二报告”(调查报告、案件剖析报告),对案件撰写剖析材料,分析成因和查找漏洞,督促案发单位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之外,还认真组织材料,精心组织全县警示教育活动。2013年9月11日,宾阳县委以该案例为反面典型教材,通过县委主要领导上廉政课、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在全县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案明纪·以案促廉”警示教育活动,县委有关领导及县纪委班子成员还分别到各镇和县直单位上廉政教育课,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

  全面加强纪检队伍建设

  “唯无瑕者可以戮人,唯自净者可以净人”。这句古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当他达到自身没有瑕疵、完全纯净时,才可以去批评、教育别人。近年来,宾阳县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纪委的号召,以三个“坚持”为手段,着力提升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首先是坚持改革创新,这一措施实现了县、镇、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全域覆盖:通过大力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县纪委监察局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案装备、公务用车已经按照中纪发〔2009〕9号、1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配备到位;在深入推进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改革过程中,改革以往的派驻机构管理模式,整合原来分散在县直各部门的派驻机构,组建四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作为委局的直属机构,直接领导和管理;同时切实加强了镇纪检组织建设,高度重视乡镇纪委保障机制建设,全力支持和帮助乡镇纪委开展工作;全面开展村级监督组织建设。目前,宾阳县在全县范围内233个行政村党组织设立纪检委员,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民主决策、“三资”管理、村工程建设项目、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是严守纪律、转变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为此,宾阳纪检监察队伍坚持优选严管,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如建立竞争机制,制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准入制度,规范干部选调程序,明确录用资格条件,确保选调人员素质。同时强化教育培训,建立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学习和专题讲座“四位一体”的学习培训机制,坚持教育培训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业务培训,开拓纪检监察干部视野,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此外,坚持从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入手,不断激发干部干事激情,积极营造“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全面加强纪检队伍建设过程中,宾阳县坚持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由此全盘激活。其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有了新进展,监督检查重大决策部署也取得新成效,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随着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正逐步成为促进该县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革故鼎新强保障、兵多将强粮草丰”的良好局面正逐步显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