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4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王华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全州县黄沙河镇大胆探索农业生产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各村地理优势,开展“一村一品”特色种养示范建设,建成至诚果子狸、澳洲鸵鸟和孔雀、肉牛等养殖基地,特色养殖成为黄沙河人致富的新渠道。

  该镇图田头村的后山边,有一排挂着“至诚竹鼠果子狸养殖基地”牌子的小平房,这便是村民唐松林的果子狸养殖基地,包括3亩多的草地和200平方米的平房,房子内有120多个红砖堆砌、2米高三层果子狸窝。“别小瞧了这小小的几间平房,可养了1000多只果子狸呢!”唐松林说道。果子狸是稀有“山珍”,素有“山中好吃果子狸,水里好吃白鳝鱼”的美称,果子狸皮可以制裘;针毛是制作高档毛笔和画笔的原料;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的高级原料,还是医治烫伤的良药。

  唐松林从2009年开始养竹鼠起家,2011年养殖果子狸,带动周边村民成立了至诚竹鼠果子狸协会。“去年,协会组织外调竹鼠、果子狸5000多只。今年初就外调1000只,群众成本已收回,还净赚3万多,我们还被央视七套报道了。”唐松林自豪地说。

  该镇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基地为主导,形成了葡萄、金槐、棉花、淮山等5个种植示范基地,以及澳洲鸵鸟、肉牛、果子狸、黑凤鸡等6个特色养殖基地,形成了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