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陈坤 通讯员/陈冬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往年开春时节,武宣县桐岭镇白沙屯村民胡云雄对自家的4亩水田总是很纠结——出外经商创业无暇照料。今年,他不再苦恼:“专业合作社来承包开发,不用担心风险,流转手续由村里的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合同在镇里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除分红外,每年能固定领取租金几千元!”在该屯,和胡云雄一样乐意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农户近180户。

  “对于土地流转承包,刚开始村民有很多担忧,最怕的是租金泡汤。”负责协调白沙屯土地流转的村委副主任万金平介绍,现在由政府成立机构,开展服务和监督,解除了群众的担忧。

  由担忧到乐意,源于权益得到保障。桐岭镇分管农业的领导介绍,按照县里设计,镇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登记备案、流转合同管理、流转档案管理等制度,设置了信息联络、政策咨询、流转受理和合同登记等服务窗口,除了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外,还督促经营业主规范经营,确保农民权益。目前,除白沙屯外,该镇还有新龙、思律两个村正在和专业合作社洽谈连片流转土地事宜。

  “作为常年有7万人在外务工的劳务输出大县,政府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正好对接了分散土地缺少劳力和种养大户急需扩大规模的双向需求。一方面解放农村多余劳动力,一方面让土地通过规模经营产生更大效益。”该县县委书记韦德斌介绍。但调研发现,农民普遍存在经济利益和土地权益受损的担心,为此,今年初,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规范土地流转,解除村民担忧。

  金鸡乡鱼步村的情况,印证了这一说法。该村总人口2500多人,一半以上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土地分块经营收益甚微。今年初,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机构给了村民们信心和勇气,签下了1100亩甘蔗地流转承包合同,实现了村民和公司双赢:该村村民银老伯的说法颇具代表性——自己种的收益跟租金相差不大,外出务工还可以赚钱。公司负责人谢先生亦十分满意——承包期内进行土地整治、节水灌溉,打造优质高产高糖高效甘蔗种植示范区,规模经营的利润可观。

  政府搭台保护农民权益,农地流转积极性大增,农业正在释放活力。自年初该县各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来,已组织供需双方洽谈达47次,组织协调签订合同流转土地1.7万多亩。新增连片50亩以上种植大户26户,新注册成立了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短评

  土地流转的前提是护住农民权益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这就要求土地流转必须在护住农民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政府搭建监督服务平台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土地流转不走样,才能确保农民的权益,才能在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武宣在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站,一方面负责信息对接促进土地流转,一方面建章立制确保流转符合国家政策,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及权益。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设计,农民才敢于也乐意出让土地经营权,才能使得分散土地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向企业和经济能人流转,从而促进农业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