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杨 波 通讯员 李立辉 黄初艺 潘 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姑娘,我家打算盖新房,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办哪些手续,替我打听打听呗。”

  “好咧,没问题,一会儿我就到镇服务中心帮你问清楚。”

  5月16日上午,在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便民工作站,村助理张显倩把村民卢生光的问题一一记下。

  “像我们这样年纪大、对政策法规都不太熟悉的村民,以前要报销新农合都得往镇上跑几趟。自从建起工作站,办理证件、政策咨询、邻里纠纷等都能找小张帮忙解决。”卢生光高兴地说。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隆安县着眼于转作风下基层,把便民服务的平台前移至村屯一线,形成了覆盖全县村级组织的“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体系,即在每个村建立1个便民工作站,选派1名乡镇优秀青年党员干部驻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任期2年,设岗在村,为群众开展生产、文化、卫生、计生、社保、法律等各类服务。凡是群众要办理的事项,只需向村级便民服务站提供相关材料,提出办理申请,就能由村级助理员承诺时限全程代办。今年4月,该体系入选全国“群众工作典型案例”,成为我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工作案例。

  张显倩家在南宁市,自从担任了村助理,她每月驻村的时间超过20天,最近一次回家已是半个多月前。驻村之初,由于不会说当地语言,跟村里群众也不够熟悉,还曾经在为一位村民办理户口迁出手续时被当面批评效率不够高。她把委屈埋藏在心里,依旧笑脸迎人,为村民“跑腿”更勤快了,有时一天就往返镇政务服务中心三四趟,村民们常常看到她骑着“小电驴”风驰电掣的身影。在便民服务站门口,张显倩及定江村村委干部的手机号码公示上墙,若是腿脚不便或年老体弱的村民想要办证,打个电话,张显倩就会上门代办。每周,她还会抽出一天时间进行村情走访,记录下当地农户家庭信息、生产生活状况,收集困难诉求、意见建议等上报村“两委”,确保当地小事项项皆知,大事件件有预案。短短几个月,张显倩已经从陌生的“外地人”,变成了定江村群众的“家里人”,村民们发生邻里纠纷时,第一个就想到了便民服务站,不少村民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得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5月7日,该村村民李有聪与已出嫁的姐姐为了父亲遗留土地的所有权问题起了纠纷,两个家庭十多号人拉开阵势,差点打了起来。村民们立即通知了便民服务站,张显倩随村支书卢运康赶到现场,分别做起姐弟俩的思想工作,还向李有聪普及了遗产分配相关法律及出嫁女政策,李有聪心服口服,两家当场签订协议,握手言和。

  “‘一村一站一助理’就是民情冷暖的‘温度计’。”隆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立新说,目前,该县已建成10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61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全县村级组织的“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体系,县、乡、村、屯开展四级便民无偿代办服务活动,并形成了民情档案、村情周报、农事联解等便民工作机制,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