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三月三”文艺演出现场。 陆宏夏/摄
▲港北区港城镇蓝鸥青年业余歌舞团正在排练舞蹈《中华民族情》。周金有/摄
盛夏季节,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文体活动中心,许多村民聚在一起,打球、跳舞、拉家常,大伙尽情享受休闲、健身之乐;港北区其他乡镇(街道)的文体活动中心也格外热闹,唱山歌、唱师剧、打篮球……
这是港北区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港北区委书记徐育东说:“近年来,我们以‘为民、乐民、惠民’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创造活力,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文化生机盎然
群众乐享生活
“走、走、停”,在港城镇排练厅上,蓝鸥青年业余歌舞团十几个年轻姑娘在文化站长甘炳初的指导下,抓紧排练新舞蹈。“我们团主要有舞蹈、小品、男女声合唱,每周都坚持排练3天,今天排练舞蹈,明天排练小品,后天排练合唱。每年都要排练十几个新节目,到全区各乡镇乃至贵港全市去演出,去年就演出30余场,观众超6万人次。”甘炳初说。
近年来,在该区文体局等部门大力扶持指导下,民间文艺团体雨后春笋般发展,去年组建了47个。
奇石乡梦之声戏曲艺术团去年12月成立,有20多个团员,以弹奏、演唱戏曲为主。“感觉很快乐,心情很舒畅。”戏曲团团员周国平告诉记者,和团友们一起演奏,一起参加演出,是他最大的快乐。每参加一场演出,团友都会用相机录下来,把视频上传到网上,和更多网友分享喜悦。
文艺团骨干挖掘本土文化,将其融入国家政策、相关知识进行创作。比如龙山好妹仔壮剧团创作的“清洁乡村”壮话山歌:“一要清垃圾,清杂物废旧,二要清水井,保干净水源,阿叔阿姨莫乱丢乱扔……”
港城镇龙井村自发办起了蓝衣壮民俗文化“博物馆”,分生产用具、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婚丧嫁娶用品4个展区,有花轿、结婚贺布、哭嫁歌剧本、师公戏服、蓝衣、蓝头巾、草鞋……每一件展品都有一个标签,介绍其由来、用途和背景故事,它们从村民家里征集来的。“以这种方式把蓝衣壮的民俗物品保存下来,让村里的年轻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民族活力,高涨的创作热情,港北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2013年以来,该区组织文艺团分赴各乡镇开展文艺演出达200余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今年又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慰问演出、迎新春免费送春联活动、“三月三”民族民间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现在经常有表演看,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村里打牌、赌博的现象也少了。”聊起村里的文化生活,大圩镇新建村村民李陆兰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运动健身
港北区的群众酷爱运动,随处可以看到运动者的身影,体育运动已走进千家万户。大圩镇上莲村年轻人周富熙是个篮球迷,曾连续三届代表贵港参加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周富熙说,村里历来注重文体活动,打篮球的人特别多,每到晚上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人,都喜欢到篮球场投投篮、练练球;到周末,灯光球场更是热闹,村民、学生齐上场,一场乡村篮球赛又开始了。
基于对篮球的热爱,村民集体筹资修建村屯篮球场、硬化运动场地。去年,上莲村村民集资了20多万元,又修建2个篮球场。目前全村共建了7个篮球场。“村里还经常组队和其他村打篮球联赛,切磋球技。村民之间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还变得更团结、更和谐。”谈起篮球运动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上莲村村民陆育泉脸上露出笑容。
大圩镇除了上莲村,中西村、东篁村等村屯村民对篮球运动的热情也很高涨。中西村村民集资12万元修建了灯光球场彩瓦棚,即使雨天村民也能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今年,东篁村村民集资50多万元,建设了村屯文化活动室、舞台、篮球场。运动场地多了,屯与屯、村与村、镇与镇体育联赛更是日常化、全民化。每逢春节,各地农民举办球类比赛、象棋比赛、拔河赛。去年以来,仅大圩镇就举办了1200多场篮球赛。
乡镇体育运动活跃,城区也不甘落后。自港北区体育球馆开馆以来,每天晚上这里人气十足,单位职工、城市居民前打气排、乒乓球、羽毛球……随处可见运动的身影。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港北区还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桂商杯”气排球赛、庆国庆暨区球馆开馆气排球赛等比赛。全区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也组织开展气排球、篮球、拔河等各种体育健身活动。
夯实文体设施
壮大文体事业
文体活动净化了村风民风,如何壮大文体事业呢“只有牢牢把握住文化市场的发展方向,夯实文体基础设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港北区文体局局长高建伟说。
武乐乡吉斗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港北区2013年新建项目,总投资4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5万元、村民集资16万元,去年12月份就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自从村里有了公共服务中心,我们农闲时打篮球、查资料,既能学知识,又可以娱乐。”正在看书的村民李日银笑着说,今年春节期间,他们村里还搞了篮球比赛,热热闹闹过新年。
武乐乡文化站长郭杰永介绍,以前村里没有公共服务中心,开个会找地方都得找半天,别说搞活动了;村民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干完活只能看电视、串门聊天。如今,建成了文化服务中心,务工人员回乡想搞个篮球赛不怕没场地,看书看报、上网找资料、搞文化活动都有了固定场所。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文化惠民工程之一,采取财政补贴一部分,村民集资一部分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目前全区建设了31个。”高建伟说,今年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有13个,同时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文体设施建设项目。
港北区区长韦庆强介绍:“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文体惠民工程力度,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功能设置,整体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累计投入1057万元,新建2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9个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成区级体育球馆及港北区图书室心等;举办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300多场次,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受益28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港北区]给农村老人月发养老金75元
“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种了一辈子田地,老了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领上养老金,而且还一年比一年多,由原来的55元提高到75元。”近日,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新村村民覃大伯,看着养老保险金存折的存款,高兴得合不拢嘴。 【详细】
港北区:领导下沉一级驻基层办实事
“现在高铁完工了,却留下了很多问题,像机耕路、水沟等都没有恢复。希望书记能帮我们协调解决。”5月13日上午,在贵港市港北区根竹乡江口村委院子里,村民蒙忠增向刚担任根竹乡党委第一书记的港北区党委书记徐育东,提出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徐育东立即请来高铁相关负 【详细】
[港北区]全程代办“跑好腿” 项目建设“快生根”
“今年一季度,贵港市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森林木日用品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开工建设的项目数是前几年开工项目的总和。这得益于领导干部沉下心,到基层走动,听老板意见、建议,为企业跑腿排难解忧,服务企业,促进了企业快速落地生根。”贵港市港北区委书记徐育东自豪地 【详细】
[港北区]紧随民意风向标 服务群众更贴心
“真没想到我的‘微心愿’刚贴上墙没几天,社区今天就把一辆电动助力残疾车送来了。”5月6日,家住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荷城社区的杨彩弟感激地说。杨彩弟是一位伤残退伍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企业工作,1998年因企业改制下岗后,平日就靠民政补助金过日子。前不久,自 【详细】
[港北区]“四下基层”听民意 “末梢堵塞”全打通
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这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末梢堵塞”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