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5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王春艳 罗勇强 黄 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平果市逐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求工农同兴,城乡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果市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优惠政策,加强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中,连片种蔗补助专用配方肥料费、扩种蔬菜补助地租费、栽培葡萄补助种苗费等。据统计,2013年该县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近8000万元,其中对高效特色农业补助2256万元。

  该县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鼓励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凡连片开发种植火龙果、葡萄、红肉蜜柚、莲雾等20亩以上,县财政补助1800元/亩;连片开发种植荷莲50亩以上,县财政补助1500元/亩;连片新种植甘蔗20亩以上,县财政补助物资折合850元/亩等。通过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公司、经济能人承包土地连片开发农业项目,推动土地流转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在该县承包200亩以上开发农业项目的企业或经济能人46个,500~1000亩的有18个,1000亩以上的9个。

  受优惠政策吸引而来的广西农夫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在平果市坡造镇建设500亩葡萄种植基地,据负责人介绍,基地一年内能为近千人提供就业岗位。该公司2014年2月种植葡萄,首批每亩就能收成约1000斤葡萄,预计今年亩产量会达到2500斤左右。由于是反季节水果,比当季水果个大味甜,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该种植基地采用最新的钢架大棚滴水灌溉形式,由于投资大,县财政以现金形式给予每亩补贴。同时作为实训基地,经常有专家带领其他种植户前往该基地进行实地教学考察指导。

  该基地负责人感慨地说:“基地前期建设、初期种植、后期护理成本都比较大,若是没有县财政的补助和专家的指导,我们很难有收益。”据悉,广西农夫果园农业有限公司目前除了和阿里巴巴集团洽谈合作事宜外,还计划将葡萄基地打造成观光农家乐,增加产品的产量和销路,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

  正在基地工作的农美华一脸欣喜地对记者说:“我们都是附近的农户,广西农夫果园农业有限公司来之后,我们把土地以每亩1000元一年的价格租给老板,老板还请我们来做工。现在一天工作8小时的收入比自己种玉米种甘蔗高多了。”

  同样是被平果市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来的广西诚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县坡造镇发展火龙果种植基地1000亩。该基地采用最新的排式种植法,水肥灌溉模式,一亩可种800株以上的火龙果苗,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由于种植的火龙果苗是新品种可以自行授粉,对于需要人工授粉的老品种来说,这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授粉成功率。

  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基地范围较广,每天需要的人手也较多,我们的工人都是聘请附近的农民,这样不仅保证了基地日常维护,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每年我们提供就业岗位就有800多个。”

  据悉,火龙果种植成本较大,除了种苗费用,还有立柱、铁管、肥料、护理等投入。该基地得到县财政补助180万元。涉农部门还通过采取理论培训、外出参观、田间指导等形式在技术服务上提供保障,每年对种植户培训5次以上。土地流转不仅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也为承包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的土地大部分流转给火龙果园了,因为这里是旱地,每亩年租金只有700元。我家有5亩地,一年能收入3500元。我和邻居们平时没事就到火龙果园干零活,每天也能挣80元左右,一年下来最低也有2万块钱的收入。这比自己种地强多了!”正在火龙果园打工的一位农民对记者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据悉,广西诚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接下来不仅要对该基地进行盖膜来防止草生长,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自请技术员,目标是将基地扩建到3000亩,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

  近年来,平果市通过成立组织、政策激励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平果农业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偏到全的华丽嬗变,不仅成功打响了“特色农业”这一品牌,还造就了上万名左手拿地租、右手领工资的农民,让当地农民在享受国家各项农业补贴的同时,还享受着流转土地带来的效益,更获得家门口就业的快捷收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