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讯 新年伊始,从桂平市农业战线传来喜讯:2014年该市粮食生产再创新佳绩,再度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县)”,成为“十二五”时期广西惟一连续4年获此殊荣的县(市)。
“这里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县(市)。”桂平市农业局负责同志说,桂平市创新粮食生产模式,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产量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2014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164.31万亩,平均亩产376公斤,总产达61.7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3%、1.68%和4.56%。
在桂平城乡,让人处处感受到“重农抓粮”的氛围,分享到“四驾马车”引领桂平连获全国“产粮大县”幕后的故事。
推行种粮激励机制。桂平市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激励机制,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着力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做好服务,开展送科技下乡、农资下乡、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各种惠农补贴及时到位,确保种粮农户得到实惠,激发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热情。2014年,该市发放惠农补贴1.57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1.07亿元、良种补贴2290多万元、粮食直补1044万元、水稻政策性种植保险补贴278.13万元、农机购机补贴1380多万元。目前,该市有30亩以上种粮大户120多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56家,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10多万亩。
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桂平市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依靠科学种田种地,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开展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村推进,夺取粮食丰产增收。2014年,该市种植超级水稻42万亩,水稻免耕栽培57万亩,水汽平衡栽培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00多万亩次,土壤有机质提升16.67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35万亩,马铃薯免耕栽培8.2万亩;建立粮食稳定增产增效行动示范4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22万亩;全年在13个乡镇66个村建立了25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25.13万亩,涉及农户6.26万户,增产粮食260多万公斤,增收840多万元。
增强粮食生产后劲。桂平市整合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项目资金,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粮食稳产高产后劲。2014年,该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
设项目,衬砌渠道43.06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425处,修筑田间道路9.8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400多亩,改善灌溉面积1.2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500多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8万亩,年节约水量606万立方米,增收稻谷403万公斤,增加收入1006万元;在金田、厚禄等乡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17万亩,新建排灌渠共27.56公里、机耕道路17.8公里,以及桥涵工程16个、落田坡工程18个,新建电灌站1座、深水井电灌5座。
做长粮食产业链条。桂平市坚持市场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粮食订单种植,做长粮食产业链条,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种植,订单种植水稻面积达25万亩;市粮食商品量达47.85万吨,比上年增加2.04万吨,增长4.45%。同时,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去年粮食加工企业达587家,粮食加工销售量20.71万吨,销售额8.28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工厂化育秧助力春耕生产
“往年这个季节,大家都在忙着播种育秧,现在村里有育秧工厂,真是省事多了。”3月30日,桂平市石龙镇白垌屯村民黄老伯说。 【详细】
[桂平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构建桂东南区域发展次中心城市
当天边露出一线晨曦的时候,一群爱好登山晨练的市民已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清幽的山道,快步登上了西山山顶。他们畅快地呼吸着山上清新的空气,在西山顶峰上放眼东望,只见一座城市渐从黎明中醒来,她名字叫桂平。披着初升的太阳那温和而迷人的光芒,美丽的桂平城又开始 【详细】
[桂平市]乡村生态游人气旺
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今年1至2月,共有10万多人次到桂平乡村进行生态游,其中春节期间有5万多人次。 【详细】
桂平市蒙圩镇:农业主打生态牌 农民收入增长快
春节期间,在桂平市蒙圩镇新合村的一处大棚采摘园里,人头攒动、生意火爆,开着小车、摩托车来这里采摘草莓、小蕃茄的游客一拨又一拨。管理人员介绍,尽管草莓每公斤售价60元,圣女果每公斤16元,但每天仍吸引数百人前来采摘 【详细】
[桂平市]下湾小芹菜 亩收3万元
春节的到来让桂平市下湾镇下湾村党支书李桂祥喜上眉梢,他在村里绿油油的芹菜地旁告诉笔者:“过年是芹菜大量销售的旺季,乡亲们正在坐等收钱呢!” 【详细】